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量身定制 谋定而动

——看浙江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之道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近期,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内热闹异常,来自全国各地农业领域身经百战的“头雁”纷纷落脚在此充电加油。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头雁”培育是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今年刚推出的项目,旨在培育一支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队伍,合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浙大农技推广已经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系统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头雁项目’的落地,正是各地政府对浙大投出的信任票。”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景权教授认为。

  

  从“飞鸽牌”到“永久牌”

  

  ——“1+1+N”的湖州模式

  今年是浙江大学和湖州市“市校合作”16周年。2006年,浙江大学提出举全校之力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成想,与湖州的“市校合作”一连签订了4期协议,每期五年。今年,正是第四轮的开局之年。

  湖州是鱼米之乡、桑蚕之府。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之后,农技推广体系面临着“线断网破人散”的尴尬局面。可要满足这样一个农业高水平发展地区的科技需求,仅仅靠高校教师,恐难解决问题。因为教授在校内得承担大量教学科研任务,服务地方只能是有一天算一天。

  如何将“飞鸽牌”改成“永久牌”,让科研成果通过体系构建真正发挥作用?浙大在和湖州合作过程中,首创“1+1+N”模式:首先组建综合性的“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再按产业发展情况,组建11个市级产业联盟,每个联盟由“1个高校院所专家团队+1个本地农技推广小组+若干个经营主体”组成;同时,针对湖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组建9个市级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推动农业科技进乡村、进企业、进农户行动。

  此后,根据乡村振兴提出的新需求,浙大又打造了“1名乡村振兴首席专家+1个专业团队+若干个乡村主体”的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体系,重点扶持产业带动性强的核心科技示范基地。希望通过“1+1+N”体系的构建,重点解决科研人员走后,农技推广难以持续的问题。

  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珂教授一直认为,高校教师搞农技推广,一天是一天,总有走的那天,要让技术有传承,就必须培养当地的“土专家”。

  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汪炳良教授是蔬菜产业联盟首席专家,在湖州10多年里,他带领联盟专家开展“三新”技术引进、集成与示范,选育并通过国家登记的厚皮甜瓜新品种3个,制定省、市地方标准5个。实践中,他颇为注重“新农人培养”,联盟中有8人晋升正高、4人晋升副高职称,核心基地的总经理施星仁就获全国首届“新农人”奖。

  浙大的这一农技推广体系不仅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而且在推动湖州农业农村发展中立下汗马功劳。2019年,湖州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2021年,成为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在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湖州连续6年蝉联第一,去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1.65∶1。

  

  从“重理轻文”到“文理并重”

  

  ——“2+4”的云南景东扶贫模式

  贫困往往是综合性现象,除了经济落后等显性问题外,还伴有人才、资金等资源短缺,特别是理念相对陈旧。而消除贫困的方法,不仅要通过农业科技推广来发展产业,更需要通过理念的普及、视野的开拓,来挖掉脑中的“穷根”。这种“文理并重”的扶贫模式,在浙大对口帮扶云南景东时,得到了有效构建。

  景东是云南6个单一彝族自治县之一,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但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被誉为“天然绿色宝库”。

  浙大曾经多年承担“国际扶贫”培训项目,对贫困发生的根源以及应对的方法有着深刻理解。因此,浙大认为,面对贫困地区的农技推广,应该创新体制机制,在产业帮扶、科技帮扶、教育帮扶等方面同时发力,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教育与人才对接、医疗与健康品质跃升。这一帮扶理念不仅为景东提供外在的、有效的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和组织保证,同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进展,提供内在的、认识层面的“洗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常山 食用菌 农业技术推广 现代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