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因地制宜巧改厕 严把全程质量关


四川井研县

因地制宜巧改厕 严把全程质量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凌青

  “一个坑,两块板,冬天冷得不想去,夏天臭得蹲不下。”念叨着这句民谚,70岁的熊少先又在自家宽敞明亮的水冲式新厕所里走了一圈,感慨地说:“改厕改得真好,为上厕所发愁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熊少先是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周坡镇大河村村民,大半辈子里,他家用的都是旱厕。在丘陵广布、溪沟纵横的井研县,多年来,这种“旱厕+老粪坑”的配置是农村厕所的常态。旱厕臭味大,易招蚊蝇,粪水满后,四处乱流,且因为未做防渗防漏处理,易渗透污染地下水源。这种厕所已然跟不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影响了美丽乡村的形象。

  近年来,井研县扎实开展农村户厕改建行动,同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厕污共治”;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严把厕具质量,严控施工质量,落实后续管护责任,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丘陵山区的农村改厕新路径。

  

  因地制宜 因户施策

  马踏镇南河村村民王志强的家中有一个十几立方米的沼气池,这是多年前他家为养猪而建的。后来,因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兴起,他家不再养猪,沼气池也因此闲置。

  当他家决定改厕后,村里向他介绍了可供选择的五种改厕模式,包括:格化粪池、沼改厕、老粪坑改造提升、微型污水处理设施站、接入城镇污水管网,并告诉他,可以依据自家情况和意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模式。

  “从降低投入的角度出发,我自主选择了‘沼改厕’的模式,通过将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引入沼气池发酵处理,实现旧物利用。”王志强说。

  厕屋建设,坚持宜改则改、宜新则新;粪污处理,坚持宜聚则聚、宜散则散;闲置物品、老旧设施,坚持能用则用;建设内容,坚持缺啥建啥修补啥;建设方式,坚持统建、互建、自建相结合;出资方式,坚持有资出资、无资投劳。井研县农业农村局农村能源办公室主任童世刚表示,多措并举,循序渐进,这是井研县坚持的改厕原则。

  这种在选择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方式得到了王志强的认可。他说:“我家的改厕效果非常好,一是实现了厕所环境的改善,二是投入成本不大,实现旧物再利用,我非常满意!”

  

  全程监管 保证质量

  “改厕项目是国家的补助项目,你们满意了,镇上县上验收合格后,才能拿到补助资金,你们每个人都有对建设质量的绝对监督权利!”在改厕项目启动后的村级现场培训会上,研经镇青春村村干部纪波蔚告诉村民,除了上级有关部门日常巡查监督外,其实大家都是“监督员”,可以全程监督施工质量。

  在这次改厕中,纪波蔚家的室外粪污处理选择了“沼改厕”,将旱厕改成了水冲厕。“我在改厕实施过程中,每天都要查看工程质量,平时到农户家走访时,也提醒农户加强日常监督,有偷工减料、工艺不达标等情况要及时给施工方提出,及时整改。”他说。

  为高标准落实厕所革命相关工作,井研县建立了专门的监督队伍,对施工队的资质进行审核,对洁具、器材质量进行把控,全程跟进施工质量。除此之外,县纪委监委还派出督查组对验收合格的新厕所进行抽查,确保改厕“速度快”“建得好”“用得上”。

  同时,据童世刚介绍,井研县还提倡农户投工投劳,一是可降低农户出资比例,二是方便农户全程监督建设质量,确保改厕效果好。

  当千佛镇梅家湾村启动改厕项目时,常年在老家附近务工的村民刘承志就报名参与了项目建设。开工前,他还参加了村上组织的集体现场实地培训。

  “自己投工投劳,质量绝对放心,还能减少人工费的支出。”刘承志开心地说。

  

  科学管护 多方投入

  “政府投一点、集体摊一点、农户出一点”,在井研县,厕所管护费用主要由村级公共运营经费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承担,农户按照每人每月2元的标准缴纳管护费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生活污水 丘陵 立方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