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甘肃“双增长”是如何实现的


  

  不搞“齐步走”“一刀切”,打造各具特色的“富春山居图”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是根本,而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则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和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基础,也是培育良好乡风和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

  甘肃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全省各地自然条件、发展阶段、发展基础各不相同,面对这种情况,乡村建设规划该怎么搞,具体建设工作要怎么抓?

  甘肃省明确,科学把握各地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凸显特色、体现优势,研究制定符合不同地区特点的乡村规划,确保2023年底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坚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合理确定目标标准和具体任务,要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同农民群众实际需要相匹配,坚决不搞“齐步走”“一刀切”;朝着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的方向,根据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系统改善提升村庄形态、整体设施和环境水平,打造各具特色的“富春山居图”。

  既注重规划引领,又坚持因地制宜。作为甘肃省2021年确定的省级乡村建设行动示范县,平凉市崇信县在统筹推进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突出对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的保护,充分考虑自然条件、产业基础、文化等方面因素,采取“一村一策”“一村一规”的办法,打造出了以农民创业孵化为支撑的木林村,以传统村落保护为主景的赵湾村,以果菜产业开发为主导的东庄村、木家坡村,以农旅融合为主题的黄寨村、黄花塬村等一批具有陇东特色的乡村建设示范村,推动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记者在崇信县锦屏镇赵湾村采访时看到,赵湾在建设中充分展现乡村原貌,立足村里的千年古槐群、百年老泉、知青民俗大院等特色资源,挖掘文化底蕴,突出古色古香,注重保留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不搞大拆大建、不损村落传统,既保护了青山绿水,又留住了乡愁记忆,更走上了集田园风光、休闲度假、亲水游乐、农事体验、根雕艺术于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以来,甘肃在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的前提下,加快推进“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年内将完成50个省级示范乡镇、500个省级示范村和40.66万户农村改厕任务,全力为全面推开乡村建设行动积累更多经验。

  目前,甘肃的乡村建设行动正有序开展、梯次推进。下一步,甘肃将深入落实《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紧盯到2025年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对标任务抓落实,周密部署、统筹实施、有序推进。

  据了解,甘肃要把乡村建设与生态及地灾搬迁、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处理好全面推进与分类推进、建新拆旧与整治提升、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项目建设与长效管护等关系,全力开展以8大行动和7大工程为重点的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农村道路、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数字乡村等生产设施建设,着力增强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护服务向农村延伸,认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村庄绿化美化行动,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村庄垃圾收集点、乡镇垃圾转运站,努力将乡村建设为富有特色、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品种 农业发展 今年以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