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四问:今夏罕见高温干旱,为何秋粮还丰收?


四问:今夏罕见高温干旱,为何秋粮还丰收?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崔建玲 房宁

  今夏,持续高温干旱,让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的农户张永红为自己种的2000多亩水稻捏了一把汗,不过好在有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忙,他的水稻还是基本实现了丰收。张永红欣慰地说:“除了200多亩受干旱影响较重,其余的亩产量达1300-1400斤,比往年还要高。”在今年夏天遭遇持续高温干旱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收成着实不错。

  今夏以来,为粮食生产“捏一把汗”的不止张永红。湖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等12个省(市)7月以来所经历的高温少雨天气过程,是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平均强度最大的。而这一阶段正是秋粮作物生长的关键期,特别是南方地区部分中稻抽穗扬花、西南地区部分夏玉米抽雄吐丝,高温会直接影响授粉结实。

  在这样严峻的“烤”验下,“张永红”们的粮食产量是如何保住的?在南方地区高温干旱造成局部产量损失的情况下,放眼全国,秋粮丰收又是怎样得来的?

  

  南方地区的农业干旱轻于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

  在不少人的认知里,天一热一干,农业往往要受灾。但实际上,干旱不可一概而论。根据受旱程度不同,我国习惯上将干旱分为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等类型,不同干旱情况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不同。

  天气预报图上标记的一片红,指的是气象干旱,表示天不下雨,但只要库塘里有水,农田就能引水灌溉。水文干旱一般是在气象干旱的基础上产生的,不降雨导致江河来水少、库塘蓄水偏少,但通过及时打井、应急送水、人工增雨等方式也能为农田“解渴”。而农业干旱才是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的气象灾害,如果在作物关键生育期,土壤水分持续不足,就容易造成作物体内水分亏缺,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厘清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的概念之后,才可了解今年的干旱情况。有资料显示,今年夏天,南方大部分省份无降水日数达30日以上,最高气温35℃-38℃,大部地方出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长江干流和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低4.9-6.1米。8月底,随着超强台风“轩岚诺”给华东地区带来降雨、华西秋雨为西南带来降雨,除江西、湖南、湖北、贵州部分地区外,大部分南方地区的旱情解除。

  可见,今夏的干旱属于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叠加,高温热害和干旱碰头,但由于大部分田块有灌溉条件,农业干旱轻于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

  那么,又有哪些因素在发挥作用,截断了气象干旱、水文干旱转变为农业干旱的“传导链”呢?

  

  高标准农田全方位确保“大灾变小”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我国南方地区中稻大约89%有灌溉条件,双季晚稻95%以上可灌溉。

  这中间,高标准农田建设功不可没。

  江西省万年县湖云乡是江西省粮食生产的重点乡镇。在今夏旱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里,这里的水稻也能“喝上水”,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统一规划,当地过去的“巴掌田”“鸡窝地”得以改造。借助抽水提灌设施设备,可将过境的乐安河水提到农田周边的水库里,再通过排灌渠引入农田,实现“大灾变小灾”。

  “除了灌溉渠系末端,山区丘陵地块灌溉能力不足外,一般的高标准农田,只要有水,就能实现灌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陈广锋博士表示。

  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今年1-9月,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7100多万亩。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到2025年累计建成10.75亿亩、改造提升1.05亿亩,到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比重提升,不断夯实我国农业防灾减灾基础,增强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不止可以灌溉,还要高效节水灌溉。据陈广锋介绍,近两年每年1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约有1500万亩承担着高效节水灌溉的任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干旱 水稻 品种 玉米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