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农业“三问” 扛起使命担当
——江苏苏州市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纪实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兵 实习生 李晓晨苏州,别称姑苏,自古便以美丽、富庶著称,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苏州的美,已不止小桥流水的清丽婉约,园林、刺绣、昆曲的精致美妙,更有城乡空间优化、产业蓬勃兴旺、人民生活幸福的生动风貌和景象。
今天的苏州经济又有多强?它以占全国0.09%的土地面积和0.77%的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2%的地区生产总值、1.2%的财政收入和6.5%的货物进出口额;2021年苏州经济总量超2.2万亿元,工业规模超4万亿元,稳居全国城市前三;城镇化率达81.93%,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5∶1。
在不少地方,农业发展往往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呈负相关。那么,对于经济大市、工业大市苏州而言,农业还要不要发展,由谁来发展,又怎么发展?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苏州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起源地之一,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战略地位不动摇,农业承载的供给、生态、文化、富民等功能不断增强。迈上新征程,苏州要进一步保护好、发展好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强市建设,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苏州贡献。这既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政治担当,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立足农业“四大功能” 深刻认识“为何种地”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对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苏州市委、市政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苏州市委副书记黄爱军说,苏州实际服务人口规模约1600万,要维持经济社会安全有序运转,离不开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苏州开发强度大、人均耕地少,内培外联稳住保供基本盘,打好粮食安全风险防控主动仗,在任何时候都是头等大事,来不得半点松懈。
长期以来,苏州严格落实党政同责的粮食安全责任制,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推动高标准农田、高标准蔬菜基地、高标准池塘、美丽生态牧场“三高一美”建设全覆盖,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和保供水平。近十年来,苏州粮食单产水平从亩均约480公斤增长到峰值495公斤。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86.06万亩、总产18亿斤,今年夏粮播种面积、总产创近5年最高水平,增幅全省第一。
在多种粮、种好粮的基础上,苏州统筹域内域外粮食仓储布局,10年间原粮储备规模从46.5万吨增加至64.5万吨,增长38.7%。眼下,全市正按照未来1700万人口规模储备4个月原粮的标准,持续提升域内仓储能力。同时,积极与盐城、宿迁等粮食主产区合作,在域外建设40万吨粮食仓容设施,开展精深加工,搭建苏州销售市场,为主产区“好米好面”寻找“好出路”,共同守护粮食安全。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被称为江南水乡的代表,境内有2.4万多条河道,绝大部分在乡村,它们与农田、森林、草地、湿地一起,构成了苏州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苏州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让“可持续”成为美丽苏州最坚定的追求。
加强以农业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建设,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苏州从未停步。早在2014年,苏州就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态补偿条例。截至去年底,全市已累计投入生态补偿资金110.8亿元,催生出1060条生态美丽河湖、69个市级“特色精品乡村”、57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等,串联起苏州全域旅游一条条热门路线。
作为江南文化的发祥地,苏州在2021年推出了“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致力于建设高水平人文之城。农业文化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苏州拥有两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桑基鱼塘、塘浦圩田等众多传统农耕系统,对江南文化的兴盛产生了深远影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1-07/339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