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乡邮路
罗高飞1971年,我参加邮电工作,开启了一辈子践行“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工作历程。湖南省望城县邮电局,是我工作的第一站,望城县莲花桥至桐木乡、坪塘镇至白泉乡的步行邮路,记载了我在乡邮员岗位上迈开的人生旅程第一步。
当年,年仅十八岁的我,在这山路崎岖的乡邮路上,每天要肩扛30余斤的邮包,徒步往返60余里地,为当地乡亲们送去党报党刊、信件包裹。乡邮工作风里来、雨里去,虽然很辛苦,但也让少时的我感到苦中有乐。因为在交通和通信不发达的当时,乡邮工作备受人民群众欢迎,乡邮员肩负重任,365天不间断地给人民群众送去党的政策,送去亲人的信息,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而年轻的我,在悠悠乡邮路上,更是遇到了很多好心人,结交了很多好朋友。1974年,我调离了这条邮路,随着工作的不断变动,从支局到县局,从县局到市局、省局,从省局调到北京工作,直至退休。几十年过去了,这份“乡邮情结”一直印刻在我的心里。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重走当年乡邮路,探望并感谢当年那些关心、帮助过我工作和生活的同事、朋友及乡亲,成为我的一个夙愿。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回长沙小住,在朋友的陪同下,我特意驱车去一偿夙愿。
记忆中的乡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泥泞崎岖的乡村小路,已被平坦的直通家门口的水泥道路替代;当年邮路上的荒山秃岭,如今已成一片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农民们原来居住的低矮茅草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小洋楼,处处呈现出乡村振兴和谐祥和的新气象。当年的坪塘区公所、水泥厂、矽沙矿、劳教所、洋湖低洼地等都不见了踪影,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崭新的绿色新城,那是湘江新区的行政办公区域中心。站在曾经的土地上,我已全然找不到当年熟悉的乡邮路的踪迹了,可是,当年关心、帮助过我的乡亲、同事和朋友们的音容笑貌,却在一瞬间涌向脑海,让我回忆起那条乡邮路上的点点滴滴……
我刚参加工作就认识了周大妈。周大妈家坐落在木鱼山脚下,是我邮路上的一个投递点,附近生产队的报纸邮件都由她捎转。每次看见我来了,她会立马放下手中的家务活儿迎上来,一面接收邮件,一面把当地村民寄往外地的信件、包裹让我代寄。那时候乡邮员送信风雨无阻,浑身被雨水淋湿是常有的事,每当这时候,她总会二话不说赶紧烧火帮我烘干衣服;只要得知我没赶上吃午饭,她总会拿出家里好吃的东西做给我吃;每一次她都会泡上一碗用黄藤熏的茶给我解渴……记得有一天,我脚下一滑跌落到桥下,虽然小河水不深,但把邮件弄湿了,腿也擦伤了。周大妈连忙熬了一碗姜汤,口里念着:“莫受寒哒,快点把我崽的衣服换上。”又找来药品帮我擦伤口,帮我晒干打湿的报刊邮件。后来我调离莲花桥时,周大妈亲手做了一双布鞋送我。这双布鞋陪伴了我很长时间,每当穿上它,就感觉有一股温暖、踏实的感觉自脚上升腾到心底。
后来我听说,周大妈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儿女居住长沙,2011年已去世。我忍不住再次沿着当年的邮路来到周大妈的房屋前,虽然人去楼已空,然而,记忆中周大妈那爽朗热情的笑声、勤劳朴实的形象却仍是那么鲜活而亲切!
魏志荣是当年乡邮路上的一名代班员。那时莲花桥邮局没有住房,我租住在邮局旁边肖家湾生产队的魏志荣家。魏志荣和我同岁,高中毕业回乡参加生产劳动,我们俩很快成了好朋友。农闲时,魏志荣经常到邮电所代乡邮班。虽然是临时代班,但他很珍惜很热爱乡邮工作,也很羡慕吃“国家粮”的我。他代班工作很努力,投递质量经常得到领导表扬,和用户们的关系也很好,同事们都很喜欢他。我1974年离开后,就因为各种原因与他失去了联系,但我一直记得这位憨厚善良的伙伴。这次我特地去了肖家湾,找到了他家,当年他家低矮的土砖瓦屋,已经变成了两层新楼房,敞亮的房屋里各种家具、各类电器配备齐全。魏志荣高兴地告诉我,当年他因为代乡邮班表现出色,被推荐到莲花小学当民办教师,年年被评为先进教师、优秀工作者。1996年转为了公办教师,现已退休,安享舒适的退休生活。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1-05/339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