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地,农机如何“跑”起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白锋哲 余瑶
重庆市开州区敦好镇农民操作小型水稻收割机作业。 资料图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泄滩乡坊家山村村民利用地面双轨果园运输机转运刚收获的夏橙。 郑家裕 摄 新华社发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没有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全国的农业机械化。丘陵山区机械化,还有许多制约因素等待一一攻克。
40多年过去,许多记忆都模糊了。“麦穗芒子扎得又痛又痒”的感觉,却还停留在周元贵心里。
那是1978年,还在上初中的周元贵到生产队挑麦子。扦担串起麦捆,弯腰、扎马步、上肩,一个踉跄后,他摇摇晃晃上路了。麦芒刺挠着汗湿的后背,不一会儿就又红又肿。14岁的少年负气地想:“这辈子不要再当肩挑背磨的农民!”
后来,他一直爱好各种农业机器。上世纪90年代末,小型微耕机一问世,他就咬牙花6600多元买了一台。“可那种机器震动太大,干一天活儿下来,手抖得筷子都拿不住。”
如今,身为重庆圆桂农机股份合作社理事长的周元贵,走在停满大大小小农机的机棚,如同阅兵的将军,“这是灌溉用的,这是植保机械,这是收割机械……总共有120台套,三千多个千瓦的动力,种地能全程机械化。”
不过,周元贵并不满足,丘陵山区农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数据显示,重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3.6%,居西南丘陵地区省份前列。站在更高的视野看,这一数字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丘陵山地如何接上这条明显的短腿?如何让农机在丘陵山区恣意欢腾?带着思考,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20个百分点的差距,放弃还是追赶?
翻开中国地形图,丰富多样的地貌以不同颜色标注区别。在南方、西北地区,片状零散的浅黄色清晰可见,填充在山脉与平原之间。这就是丘陵,是“牛进得去、铁牛进不去”的地方。
三耕六耙九锄田,一季庄稼抵一年。很长一段时间,同平原地区一样,这里的农民靠着牛耕人犁向土地乞食。但是当平原上的农民挑上“金扁担”,传统的“镐锄镰犁”已被“金戈铁马”代替时,丘陵山区却还在“艰难爬坡”。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0个百分点。
原因何在?耕地条件不适宜机械化发展是主要原因。这里有水田有旱地,地块细碎凌乱、高低不平、坡多台多埂多、形状不规则,1亩以下地块超过80%,90%的作物种植区没有机耕道,导致农机下田难、作业难、转运难。
“馒头山、巴掌田、鸡窝地”,丘陵山区的老百姓这样称呼自家耕地。因为地块散乱,老百姓种植更显随意,品种缺乏统一规划,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间种套种现象普遍,进一步加大了机械作业的难度。
在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谭家坝村,周元贵指着对面山坡给记者介绍:“这块不大的土地属于不同的农户。”时值盛夏,记者看到,稍高处的旱地或种玉米、高粱、大豆,或种瓜类蔬菜,稍低处种上了水稻。户主不同的稻田,刻意栽种一行果树隔开,甚至在两块田之间挖出一个小水塘。田埂狭窄,弯弯绕绕,一个人走过都觉得局促,更别提农机进出了。
户作经营在丘陵地区占90%以上,单家独户耕地面积过少,农机作业成本高、效益低,导致规模化农业经营组织成长缓慢,也压缩了机械化发展的空间。
既然自然地理条件天生如此,丘陵山区能否沿袭传统生产方式、放弃追求机械化呢?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1-04/339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