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小画笔勾勒大画卷


江苏省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创建美丽宜居乡村——

小画笔勾勒大画卷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唐旭

  

  

  小画笔勾勒大画卷

  

  常熟市莫城街道燕巷村美丽庭院示范户。 资料图

  穿过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武神潭村村庄入口绿草如茵的中心公园,走在依水而建的慢行步道上,水墨画般的“白墙黑瓦”映入眼帘。

  看得见的是美景,看不见的是治理。

  江苏省持续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一批像武神潭村的美丽乡村涌现在江苏大地上。以美丽村景创建、农村公厕建设、长效监管建立等小举措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江苏勾勒出了“新鱼米之乡”的大美景。

  截至2021年底,江苏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95%,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超99%,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74.6%。全省村庄环境整体实现干净整洁有序,美丽宜居村庄、绿美村庄数量均超1万个。

  

  小公厕 大民生

  “以前咱们厕所都是随便搭建,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现在新建的厕所干净卫生还方便,来个亲戚朋友都夸赞。”说起“厕所革命”给大家生活带来的便利,连云港市东海县新坝村的农民许月霞自豪中带着满足。

  厕所改得好不好,改过用上才能知道。江苏在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不搞“一刀切”,在苏南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将农村户厕纳入污水管网集中处理,在苏中、苏北地区推广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超95%。

  在高质量完成农村户厕改造的基础上,江苏省瞄准农村公厕这一人居环境“软肋”。2021年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度旅游厕所革命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2021年建设110座乡村旅游厕所,年底前完成标注工作。

  农村公厕要怎么修建?江苏在探索中给出了答案。

  苏州市吴江区选择规划先行,划半径、定数量,解决农村公厕布局不合理难题。吴江区先是摸底了区内农村公厕的数量和布局,从而对农村公厕修建明确了“每600人设置一座,服务半径不大于500米,面积25—90平方米”的科学标准。在村落居住区、外来人口集住区等人口较集中区域,持续新(改)建一批功能配套完善的标准型公厕,同时拆除原有老旧公厕。目前,全区新投用的近800座农村公厕全部实现接管,形成了绿色无害化的粪污处理闭环,到今年年底,新投用农村公厕全区将超过1000座。

  徐州市沛县则划定6万—30万元的农村公厕造价标准,在公厕建设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建设过程中,县政府投入8000余万元,按照经济强的镇30%、经济一般的镇50%、经济弱的镇70%的份额进行奖补。建设投入使用的公厕,尽管标准不同,但基本设施都一样完备,管理标准一样严格。目前,沛县1556座农村公厕每个公厕的化粪池每7—10天抽取一次,确保粪污及时处理、公厕内外无异味。

  解手间、洗手台分区设置使用,人性化配备无障碍厕位和无障碍通道……江苏省内一批粉墙黛瓦的新式公厕也陆续投入使用。不仅为广大村民解决农村公厕难找、难上的问题,也正悄然改变着人们对农村公厕“脏乱差”的刻板印象。

  

  小庭院 大风景

  在昆山市周市镇市北村,团支部书记林娟每次走村入户都会带着花卉、蔬菜种子分给大家,鼓励村民扮靓自家庭院。她介绍:“现在村里大环境好了,小家也不能落下,不管哪里都要美。”

  与市北村相距22公里的张浦镇南吉山村,陆金福也和几个村民热火朝天地讨论如何装扮自家的庭院。“这是丹桂、旁边是红枫,你看我这小院子是不是跟公园一样?一定能评上星级户。”说起自家的院子,陆金福总是喜滋滋的。

  陆金福口中的美丽庭院星级户,是昆山市文明办、人居办、妇联联合举办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寻找出的一批绿化美、清洁美、整齐美、景致美、家风美的家庭,这些小庭院拼出了乡村的大美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人居环境 处理 生活污水 花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