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三农 心怀“绿梦”
——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张友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眉
张友军(右一)及团队成员在观察烟粉虱。
张友军,男,1968年7月生,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我国蔬菜害虫防治专家,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杰出青年、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他践行“四个面向”,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始终瞄准国家重大农业产业需求,为“菜篮子”工程研发出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
20年前,张友军凭借出色的科研成绩,受到国外同行的高度认可与挽留。他坚定地说:“学成必归,报效祖国,匹夫有责。”回国工作后,张友军自觉将科研方向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聚焦世界蔬菜生产科技前沿,聚焦百姓“菜篮子”需求,聚焦蔬菜“绿色”安全需求,全力以赴投入到蔬菜害虫生物生态学特性、发生规律、灾变机制以及生态防控新技术研发中,取得了多项重大科技成果。韭菜是人们喜食的特色蔬菜,然而,有一种叫“韭蛆”的害虫,可造成韭菜减产40%-60%,严重时导致韭菜绝收。传统的“农药灌根”方法,不但效果不佳,反而频发“毒韭菜”事件,给消费者造成身心恐慌,严重制约了我国韭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菜农的心头“大害”,张友军带领团队走遍了我国韭菜主产区,经过17年的苦心钻研,终于研发出“日晒高温覆膜”绿色防治“韭蛆”新技术,完全不用农药就可实现防效100%,颠覆了害虫防治必用农药的“瓶颈”,解决了“毒韭菜”问题和制约韭菜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让老百姓吃上了放心菜。
潜心静气做科研,厚积薄发终有时。张友军一直坚守“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的方向,研发了重大外来入侵害虫烟粉虱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力克全球唯一被冠以“超级害虫”之名的害虫,为我国设施蔬菜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定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基础支撑作用的典型创新案例”。率先阐明烟粉虱暴发危害与广泛寄主适应性和高抗性有关,在国际昆虫适应性进化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研究进展,创新了害虫种群暴发危害理论,以封面文章形式在学术期刊《细胞(Cell)》发表的论文,是国际蔬菜害虫领域的首次Cell论文,也是我国农业昆虫研究领域的首篇Cell论文。揭示了小菜蛾灾变机制,其中有关苏云金芽孢杆菌(Bt)抗性机制的成果被国际权威专家评价为“里程碑”式的成就,推动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入基因网络调控时代。
20多年来,张友军认真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了120多位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他们已成长为各级大专院校的教授、科研院所的研究员,甚至不乏国家优秀青年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等。作为农业植保领域的核心力量,他们以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难题为导向,用实际行动谱写着国家绿色植物保护事业这篇大文章。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01-08/20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