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新生活 新风尚 新画卷


新生活 新风尚 新画卷

——贵州省贵阳市展开和谐文明的乡村图景
母文健 吴利民 张昆林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我们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两年多来,专门设立了‘难事通’24小时便民热线,解决村民用水问题,帮助村民找回失物等100余次。”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朱昌镇石头村,当地村民如今一有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拨打文明实践站便民热线。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贵阳积极探索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基层实际、适应群众需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路,努力打通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绘就人民精神生活丰富、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美好家园。

  

  “面子”美了

  

  ——生态作底描绘富美协同“观山湖区样本”

  “双绿并重”是观山湖区绿色发展的实践创新之路。在这里,人们用绿色生活方式享受低碳生活,用生态文明理念护佑绿色家底。

  “生态环境保护得越好,山林孕育出的‘宝物’就越多,自然财富自然带来经济财富。”在观山湖区百花湖镇温水村万亩茶园工作的柴继平坦言,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村民的“金山银山”,村民的腰包鼓了、日子越过越旺。

  温水村是观山湖区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造“绿色财富”的典型例子。2017年以来,温水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产业,这一举措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近工作的机会,同时土地流转收益、合作社分红等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

  “百花湖镇乡村旅游正旺,以草莓、猕猴桃、绿壳鸡蛋等绿色农产品为代表的绿色农业、生态农场孕育而生,实现了生态资源向生态品牌的实物化转换。”百花湖镇党委副书记颜肃说。

  “截至目前,观山湖区村级合作社已达66家,合作社实有资产总额达到15.33亿元。”观山湖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左俊松介绍。

  

  心里甜了

  

  ——“夕阳红”丰富精神生活

  来到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走进一座名为璞越古居的布依宅院,大堂内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课外实践的小学生以及附近的村民正在听主人陈廷超讲家风家训。

  “正如你们所见,陈廷超老先生治家严谨,他家的家风在全区都是有名的,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和孩子能够现场聆听老先生的教诲。”一名小学生的妈妈说。

  近年来,偏坡乡充分发挥乡贤作用,组建“夕阳红”五老家校共育志愿服务队,打造“夕阳红”课堂,每月组织开展政策宣讲、科学普及、文化学习等活动,推动文明实践遍布村落。

  “如今的偏坡,环境优美、乡风文明、乡愁尽显,从传统种植到休闲农业,从旅游开发到‘文化留客’,不仅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精神文明生活也日益丰富,村民幸福感也与日俱增。”偏坡布依族乡党委书记陈方文说,“我们始终把群众所需所求所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凝聚起推动基层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底色”清了

  

  ——以人为本夯实社会治理“堡子样板”

  “最近家里一切都好吗,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多亏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们一家都很好。”

  近日,息烽县堡子村村干部来到原建档立卡贫困户蔡会军家走访,一家人畅所欲言谈起了收入增长、住房变化、村容改善……临别时,蔡会军对堡子村党支部书记谭丽的到访百般感谢。

  在乌江河畔,坐落着一个孕育“巾帼风范、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之地,这就是被称为“中国男女同工同酬第一村”的贵州息烽县养龙司镇堡子村。

  堡子村把百姓的难点痛点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的着力点,持续开展党的政策进万家“聚民心”、法律服务进万家“结民亲”等“七进万家”活动,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解决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草莓 猕猴桃 茶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