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重在为乡村铸魂


  孙庆忠(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通过过去几年的调查发现,我们乡村的乡土生活体验与记忆渐行渐远,我们已经身处忘却乡土的“集体失忆”时代,乡村文化的传承面临深刻的危机。无论我们对“回归土地”和“留住记忆”报以怎样复杂的情感,无论是将其视为无力与主流抗击的逆流,还是将其定位成田园牧歌式的浪漫畅想(“乌托邦的乡土”),我们都必须思考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那就是村落彻底消失,农民彻底终结,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基于这样的国情,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进行乡土重建以应对乡村凋敝的处境?如何让文化回归乡土以传续记忆的根脉?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干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可以为村庄的发展带来一线生机,可以从乡土文化入手,探索出一条通往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包括与农业景观浑然一体的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因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只是对乡土文化的刻意存留,更是对农业特性、对乡村价值的再评估,其终极指向是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建设。

  我们在陕西佳县泥河沟村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核心区的工作证实了这一点。通过参与式的行动,淳朴的村民不再是遗产保护的旁观者,而是成了文化遗产的讲述者。曾经被遗忘的往事,转化成了把人、把情、把根留住的集体记忆。这种“社区感”的回归,正是村落凝聚和乡村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从乡土文化的角度来思考美丽乡村建设,表面上是保存传统农业的智慧,保留和城市文化相对应的乡土文明,其更为长远的意义则在于留住现在与过往生活之间的联系,留住那些与农业生产和生活一脉相承的集体记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回归 定位 土地 农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