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小村,琐屑时光里的躁动与憧憬


  

  

  

  

  人们经常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围坐一起,既谈农事,也谈生意。有一搭没一搭地提到季节性的雨水和灌溉,各种粮食和农副产品波动的价格。大贵贵 摄

  

  

  

  

  

  

  

  

  

  

  

  

  

  

  

  

  虽说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有不同,我所见的也不过是这广大乡村的片段。但是每当回到家乡,跟那里的或者老人或者青年或者孩童聊天,走过打记事起就用脚步丈量过无数遍的田野,听鸟叫虫鸣,呼吸泥土味青草味混杂的空气,都会有这样一种明确的感觉:我们的乡村,并不宜简单地加以认定。

  虽然城乡鸿沟依然存在,但新的事物正在不断萌生。如果用心观察,我们就能发现当下的乡村,在依然厚重与质朴的同时,有了新的迷人之处,那就是历经几千年的沉浮与几十年的变迁,传统与现代,碰撞与融合,迷茫与希望,塑造与被塑造,在这样一个普通的村庄里,几乎在同一时空平面上展开着。

  

  现代文明冲击下,传统的乡村习俗依然坚守

  这是一个离莫言小说中的“东北乡”不远,普通的都说不上有什么特点的华东小村。听老辈人说,明清时期村里是出过一个大官的,他留在家乡的眷属甚至演绎了一段不大不小的传奇。只是这些年人们更加努力地盯着眼前,随着老辈人的渐渐离去,便很少听人提起了。目前村里有500来户,姓氏庞杂,大姓势力不显,加之有几家劳保、针织类企业,日子过得看似平淡,却也没有网上常说的乡村的凋敝。

  这是一个能够感受到现代文明之风与传统乡村习俗的地方。古老的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尤其是在传统的年节到来之际,即便经历了都市文明的冲击,在某些时段某些方面依然保存完好。

  人们依然在年前烧灶马给灶王爷上供,拎上酒去坟头烧几刀黄表纸;男人们精心算计迎接财神的方位,女人们在五更天煮的饺子里包上硬币和红枣。我们这些在外的人,每到年节也都携家带口回到这里,来到老人身边,感受乡土社会特有的那股烟火气。

  年三十这天,堂屋里无一例外要挂一张轴子,上面画着一些冠冕堂皇的古人,空白处写着祖宗的名讳,供桌上摆着粗红的蜡烛、香炉,以及几样精心挑选的点心。

  初一早上男丁们照例要早起拜年。无论亲朋长辈,关系好的差的,走到堂屋里,对着供桌扑通一声跪下去,磕上三个响头,算是对这家的尊重。

  这些年虽然不时兴磕头了,却也不能省略了这一环,依然要各家走一走。盘腿上炕,喝碗水,聊聊天,积攒了一年的鸡毛蒜皮龃龉隔阂多少也能有所消散。

  若有人想留下来说点什么,女人便会倒上茶,然后知趣地转身来到烟熏火燎黑皴皴的厨房。离灶台不远的地方,是年前刚贴上去的灶马头,拙劣的模板图像印刷在廉价的白纸上,在这被粗制滥造的工业品包裹着的乡下,反而透着一种拙朴的味道。

  人们经常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围坐一起,既谈农事,也谈生意。有一搭没一搭地提到季节性的雨水和灌溉,计划着犁地和锄草、播种和收割,以及各种粮食和农副产品波动的价格。

  当然,有些话题具有了一定的时代感,比如网上有什么新鲜事,反腐败打老虎谁又落马了,尤其是那些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垃圾怎么处理,厕所如何革命……

  这样的日子,恒常如昨,就如三十晚上的那顿饺子和供桌上的那炷香一样,固定而直接,维系着个人、家庭和村庄的日常。

  然而并不只是如此,在城市化与现代化浪潮席卷下,这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

  网络的应用大概十几年前就在村庄开始了,4G手机如今也很普遍。人们通过网络购买日用消费品,学习最时髦的广场舞,听千里之外的老中医讲养生课,更有人搞起了电子商务,在网上售卖各种手工产品……不仅方便了乡村生活,扩大了信息来源和社交面儿,甚至成了一批年轻人谋生的手段。

  村里有一对兄弟,哥哥开着加工厂生产旅游鞋,弟弟则专攻网上销售,据说一年也有上百万的收入,成了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对象。只是这兄弟发家的故事从十几年前讲到现在,并没有新的人物登场。

  这次在听村里女人谈论油盐酱醋的间隙,还得知一件非同寻常的事。一个五十岁上下的村民坐在炕前,不急不慢地说及了此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处理 粮食 雨水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