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关于构建减贫新体系的思考


  构建减贫新体系

  在2020年精准脱贫任务完成之后,减贫政策体系也需要作出新的调整,可探索构建符合现代国家治理理念的新型减贫体系。

  新型减贫体系是指在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的框架下,借鉴国际减贫先进理念,以相对贫困人口为重点,以提升受助者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以多元社会组织为实施主体,具有中国特色的多维度、内生型、预防式、网络化减贫济困新模式。具体来看,新型减贫体系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征:一是多维度。将贫困由过去的经济维度为主拓展到社会、人文和心理等综合维度,不仅关注贫困对象的收入状况和生活质量,更注重其地位尊严、公平权利、均等机会、能力素质、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以全方位提升贫困者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公平感。二是内生型。变外部帮扶为自主脱贫,注重改善贫困者的心智,提升其能力和素质,帮助他们更加顺畅地融入社会、适应市场、走向富裕。三是预防式。变事后的贫困援助为事前的贫困干预,治贫于贫困即将发生但还未发生时,关口前移,未雨绸缪。四是网络化。变政府集中动员式扶贫为全员参与式扶贫,强调帮扶主体的多元化、融合化、合作化,改善治理结构,放大减贫效果。

  未来新型减贫体系主要构建以下几个核心机制:一是建立贫困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选取多维指标,科学确定相对贫困线标准,并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动态调整,确保贫困人口过上相对体面、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相对贫困线的标准既要参考世界银行确定的国际贫困标准,也要盯住发达国家的贫困线标准,并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稳步提标,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实现贫困标准赶超。二是建立城乡减贫联动机制。推动由重点解决农村贫困向促进城乡贫困趋同共治转变,不再区分两类人群、套用两套标准、设置两套制度,而是统筹划定贫困人口,统一分配政策资源,统一实施减贫行动,保障所有贫困对象都能享受到无社会差别、无城乡差别、无地域差异、无歧视偏见的贫困援助。三是建立扶贫社保融合机制。将减贫由集中式、动员式、运动式回归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逐步将其纳入社会保障机制统筹考虑,促进救助政策、福利政策与减贫政策的捆绑整合与待遇衔接,实现社保扶贫共织“一张网”、共下“一盘棋”。四是建立减贫良性互动机制。从政府单向主导和控制式扶贫逐步过渡到多元主体合作减贫模式,更加注重减贫对象的诉求表达和自身参与,更加注重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专业优势和动员力量,以改善治理结构,提高援助效率。

  适应减贫形势新变化,聚焦贫困产生新源头,有针对性地推出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减贫新措施。重点提升贫困对象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持续增收的能力。加快建立紧密型的利益捆绑与收益分享机制,让贫困群体能够从经济发展和产业增值中获得稳定收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及再分配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二是市场竞争的能力。持续加大贫困群体在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健康营养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发展,提升受助者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和效率。三是融入社会的能力。持续深化各领域尤其是社会领域的改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打通社会流动的通道,最大程度地减少制度的排他性和歧视性,增强包容性和公平性,为贫困者融入社会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均等机会、赋予平等权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路径。四是抵御风险的能力。织密筑牢集社会保障、商业保险、社会援助于一体的风险分散网络,有效提升社会成员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致贫隐患。加强对社会脆弱群体和潜在贫困群体的动态监测和事先干预,防止滋生贫困。五是打开心智的能力。完善制度设计,加强教育引导,通过“治愚”与“扶志”,启迪其智慧、解放其思想、提升其境界,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的精神动力,避免陷入“扶贫养懒人”的怪圈。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湖南省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研究基地专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核心 总体 积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