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大蒜为啥卖得好 ——河北清河县油坊镇以无公害技术提升大蒜品质
许金亭倪丽敏
河北省清河县油坊镇政府针对本地土质优势和农民传统种植习惯,把发展大蒜种植当作一项富民产业来抓,并规划建设了万亩大蒜种植园区,通过示范引领,技术培训,使大蒜种植向着无害化迈进。如今,整个园区大蒜种植面积已达8000亩,一般大蒜亩产干蒜3000斤,行情好的年份亩收入高达万元,一般年份也在5000元上下。大蒜种植富裕了油坊一方农民。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油坊地处冀东南平原,隔大运河与山东相望。这里水质优良,土地肥沃,大蒜种植在这里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过去,这里种植的“土种红皮蒜”,产量低,收益很不理想。为了提高种植的收益,镇政府带领全镇村干部和部分农民到大蒜之乡——山东金乡参观,使大家看到“杂交蒜”的优势和增收潜力。在镇政府的引导下,一些崇尚新生事物的农民率先把杂交蒜引进来。农业技术员出身的前魏村王学军,为了种好杂交蒜,跑到山东金乡拜师学艺,回来后根据两地的差异,创造性的把大蒜种植密度由2.5万提高到3万头。当年种植的15亩杂交蒜就获得了丰收,并被外地客商全部收购。亩纯收益达8000多元。镇党委抓住了这一典型,利用外商前来收蒜的时节,召开了有全镇各村干部和部分农民参加的现场观摩会,一个现场会,震动了四邻八村,杂交大蒜种植很快就形成了热潮。第二年,全镇的大蒜种植就扩大到了6100亩,而且个个都发了大蒜财。农民王树刚看到“杂交大蒜”比本地“土种蒜”收益高出四五倍,很是眼馋,第二年就在自己的承包地里种了30亩大蒜。新品种、新技术带来了喜人的回报,那一年,王树刚的30亩大蒜纯收入达30多万元。其实,发大蒜财的不止是一个王树刚。那年种植户个个都鼓起了腰包。据悉,收成好的达万元,最低的亩收入也在6000元以上。
搞好无公害技术培训
近年来,油坊大蒜在国内外小有了名气,不但远销新西兰、保加利亚等国,还畅销国内的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山东等地。“这种名气和畅销的态势,是油坊人在种植中努力提高大蒜品质的结果。”镇党委书记杜九星说。
为了提高大蒜的品质,在镇政府的操办下,成立了“三兴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从山东金乡聘来专业技术员,采取“课堂讲、实地教”的办法,向蒜农传授技术。一是开办了大蒜技术培训夜校,系统地向种植户讲授大蒜种植过程中的“整地、施肥、播种、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系列技术。二是开展现场实践传授。从大蒜整地、施肥、播种一直到收获,每个“节点”都在田间地头由技术员亲自操作,手把手的向蒜农传授大蒜种植技术。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种植户一家有了一个明白人。
为了推进无公害种植,县质检局和镇政府编制起草了《无公害产品油坊大蒜生产规程》和《无公害食品·油坊大蒜质量标准》,上报后,被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列入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自此,油坊镇成为全县第一个国家农业标准示范区,示范区建设期为三年。在三年建设期中,县质检、农业等部门规范配合相关业务部门深入示范区具体指导,严格执行标准,建立了12项标准构成的标准体系,及时解决蒜农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了一套产前、产中、产后完善的示范区标准体系。三年建设期满后,顺利地通过了河北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并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最后获得了国家级无公害大蒜称号。
高品质大蒜畅销八方
“无公害大蒜成了油坊大蒜的畅销证,也富裕了油坊的广大农民。”三兴大蒜生产合作社负责人王坤锁介绍说,油坊大蒜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后,不但受消费者欢迎,而且还作为“种蒜”返销到了山东金乡,这样的销售成了油坊蒜农的自豪。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绿色食品成了人们的追求。大蒜的生产销售,有“蒜你狠”的价格高涨年,亦有“蒜不行”的低潮期,但油坊大蒜无论在什么年份都畅销无阻。比如2018年是大蒜生产销售的低潮年,有不少的大蒜种植户甚至连“本钱”都收不回来,然而在油坊却没有这种现象。有一户蒜农种了20亩大蒜,收获后,满载的六轮车一路北上天津、辽宁,10多天功夫就销售1000多挂(每挂一百头)大蒜,而且每挂大蒜的价格都在四五十元以上,20亩大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销售一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1-21/34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