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危房改造”的大同湖实践


“危房改造”的大同湖实践    农村新报讯 记 者萧丝 李耀宗 付新萍

    编前话:
    短短4年,大同湖已“大不同”。
    莲儿菱角,花卉苗木,设施菜蔬,鱼鳖混养,虾稻连作,龙船泥鳅,古村湖羊......“板块”农业,处处生金。
    高楼耸立,林荫大道,天蓝蓝,水清清......城乡建设,大刀阔斧,旧貌换新颜。
    危改政策,福泽百姓,旧屋变新房,环境大变样,农工乐开怀。
    厂房林立,招商正热,“绿色硅谷”,曙光初现,工业经济扬帆起航。
    诗词楹联,名声在外,农家书屋,红红火火。看电影,跳广场舞,热热闹闹.....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本报从今天起,将刊发大同湖发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历史,留给了大同湖一道难题。
    大同湖管理区,前身为湖北省国营大同湖农场。1957年建场之初,全国各地前来大同湖的垦荒人,围湖造田,按照“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建设”的指导思想,因陋就简搭建了大批土坯房和砖瓦房,这些房子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已陈旧老化。
    正在大同湖新任领导班子为此头疼之际,国家“危旧房改造”政策春风吹来。如何抢抓政策机遇,真正改善百姓住房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大同湖因地制宜,探索出危房改造的大同模式。

    项目推进,把政策落到实处

    走进瓦子湾社区,只见两排楼房整齐划一,室内宽敞明亮,房内装修一新。
    4年前,这里却是另一道风景:一栋栋墙壁剥落的土坯平房,一间间破败的砖瓦房,时不时掠过眼前。
    大同湖管理区宣传科科长余桂生介绍,瓦子湾办事处地处汉洪公路沿线,辖内有7个村,4个村庄靠汉洪线,其余3个村比较偏僻。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如何让危改政策在此落好地?
    有限的资金难以解决百姓住房的根本问题。于是,结合项目,共同推进,成了管理区决策层的共识。
    瓦子湾办事处把危旧房改造与扶贫开发、安全饮水、土地平整、环境卫生整治、迁村腾地、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进行有机结合,以项目为支撑、以项目建设带动和促进危房改造的实施。在办事处附近拿出50亩土地,统一规划,建起了4排二层小楼,让村民搬迁到小区。
    “不但住上了新房子,交通也方便了。”结合项目推进危旧房改造,当地村民纷纷点赞。九道湾村、铳湾村、旭光村村民靠内荆河居住,交通极不方便,统一规划后,仅九道弯村就有70余农户受益,还节约土地80余亩。
    合理布局,满足个性化需求

    正在建设的兴湖社区,规划有楼房、平房两种户型,主要是满足新台村和古村河村的农工需求。
    为何要这么规划?
    “古村河与新台村是沿河居住的村庄,大都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职工自建房屋,居住分散,有很多惠民政策不能落实,如安全饮水、村村通、有限电视覆盖率低、户与户间隔远、施工成本高。还有,村民之间经济状况不均衡,年龄差距大。”余桂生解答了记者心中的疑惑。根据这些特点,管理区党委广泛征求意见,采取还面积、补贴等办法,作出了平房、楼房并建规划,改变职工住房条件。
    目前,兴湖社区平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楼房建设正在加紧施工,预计在今年底全部竣工,可解决70多户的居住环境,与此同时,还将完善小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绿化、亮化等设施,使农工享受危旧房改造的优厚政策。

    百姓竖起了大拇指

    4年来,整个管理区共改造危房6756户、发放补助资金7675.5万元、基础设施配套资金7576.12万元。
    对这几年危房改造惠民政策的落实,大同湖百姓竖起了大拇指。
    “不是危改政策好,我这辈子做梦也没想到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阳光小区的郑大伯高兴得合不拢嘴。郑大伯说,此前,成天担心自己住的那两间破旧的平房随时会倒塌,政府补贴了1.5万元,我自己贴了一点钱,就购了一套130平米的楼房,值!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安全饮水 土地 土地平整 连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