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湖北粮仓“擦亮”国字招牌


湖北粮仓“擦亮”国字招牌——襄阳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观察    农村新报讯 记者肖敏 通讯员方军 李勇

    在襄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和标准化蔬菜大棚随处可见;在枣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5万亩 “玫瑰海”景区年接待游客300余万人;在“中国有机谷”核心区南漳,一种全新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正悄然形成……
    今年1月,襄阳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全省两个入围的地市级以上城市之一。而今,襄阳作为湖北最大的粮仓,正在用“硬实力”擦亮国字招牌,全力打造现代农业新格局。

    打造“有机”新名片

    青山绿水,红瓦白墙,处处是美景。借助“中国有机谷”建设东风,南漳肖堰镇农民大赚绿色财富。
    在该镇肖家堰村,村民借助万亩板栗基地,成立合作社养殖“栗园鸡”。全天然放养,吃虫子、喝泉水,“栗园鸡”一时成了抢手货,每公斤可以卖到30多元。
    “目前,已有10多位客商落户肖堰镇。”该镇党委书记蒋志华介绍,依托资源优势,养殖鲟鱼、冷水鱼、澳洲兔,种植有机粮油和蔬菜,肖堰已成为众商云集的“洼地”。
    生态、绿色、循环、低碳……巡检镇、肖堰镇作为“中国有机谷”的核心区,正奋力打造襄阳农业的崭新名片。
    历经8年探索,襄阳整合南漳、保康、谷城、老河口4个县(市)的生态农业重点资源,建设“中国有机谷”。
    “中国有机谷”核心区重点推进高端粮油产业、有机蔬菜示范园、精品果业、有机茶园、有机特色养殖、有机农产品加工园区、生态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八大工程建设;拓展区重点推进有机蔬菜和食用菌、有机果业、有机茶产业、有机油茶、有机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建设。
    目前,核心区“集中展示区”已获“三品一标”认证证书62张,其中有机认证、有机转换认证证书22张,认证基地面积6.24万亩;“中国有机谷”电商营运中心、电商平台、有机认证及管理体系等项目建设相继建成。
    绿水青山成为山区百姓的金山银山,“中国有机谷”逐渐成为襄阳的“绿色之谷”和“幸福之谷”。

    现代农业的“襄阳经验”

    笔直洁净的道路旁,整齐地排列着一栋栋欧式别墅,路边一盏盏太阳能路灯、每家每户楼上悬挂的太阳能面板,让这个占地数百亩的白云人家社区看上去舒适宜人。
    “以前做梦都想不到能住上这样的小区,比城里环境还要好。”襄城区尹集乡白云人家社区村民杨兴才说,这里土地贫瘠,种粮食产量极低,从前就是大片的荒坡。自从宏林集团进驻尹集乡后,建起了紫薇园,眼看着一片片树林栽起来、一条条道路建起来、一个个园林景观做起来,昔日的荒坡、岗坡成为现在的花海。
    尹集乡探索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带动农民就地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以中华紫薇园为代表的20多家苗木花卉企业,累计投资15亿元,种植苗木花卉2万亩。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完成投资2.46亿元,截至去年底,已接纳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5亿元。
    近年来,襄阳选择10个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乡镇作为“四化同步”示范发展试点。尤其是双沟镇、尹集乡两个省级示范乡镇,已全面完成规划编制。通过搭建发展平台,聚集资源要素,探索发展模式,创造发展亮点,因地制宜开展各类试验示范,襄阳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初步构建了现代农业多点试验示范的新格局。

    绿色增长的新引擎

    襄阳农业,优势在生产,潜力在加工。目前,襄阳正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 “三年倍增计划”,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力争到2016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000亿元。
    去年,湖北襄大农牧集团产值达到106.39亿元,成为襄阳市首家、全省第四家百亿级农产品加工航母企业,梅园、三杰、襄大、奥星四家企业均成为全省同行业的龙头老大。
    如今,襄州、宜城、老河口、枣阳4个农产品加工园区、3个重点龙头企业进入全省 “四个一批”工程扶持行列,数量居全省之首。40多种农副产品出口并进入国内大中城市的大型超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产品加工 蔬菜 项目建设 紫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