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妇女联合会儿童部部长王瑞菊告诉记者,目前在青海,留守儿童的资料尚存较大空白,0至6岁留守儿童没有总体数据,6至14岁留守儿童尽管有数据,但尚未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档案。“现在急需补上留守儿童基础资料这块短板,尤其是双女户、多女户中的留守女童,应当专列档案、重点关注。”王瑞菊说。
在贵州毕节等地,留守儿童“建档建卡”、精准管理等工作早已进行,但正如当地相关人士所言,如何确保在此基础上监护到位、责任到位、关爱服务到位、保障救助到位,依旧是考验。
女童更容易被留守
——相比男童,
女童更容易被留守
安徽潜山县留守女童刘思圆已经11岁,留守家乡的时间和自己的年龄相同。她不仅羡慕别的小伙伴有父母的陪伴,也羡慕自己的亲弟弟。两年前,弟弟出生,在江苏打工的爸妈一直把他带在身边。
刘思圆不懂:为什么弟弟带在身边会好一些呢?她也不想问。她写下的愿望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回来陪我上学,或者带我去打工的地方上学。”
目前,潜山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6万多人,留守儿童近3万。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达90%以上。
潜山县天柱山镇河西村林郭慈贞纪念小学校长周晓春告诉记者,目前该校学生共有109人,留守儿童的比例在93%左右,“女生占比稍微偏多一点”。
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6至11岁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为118.57,流动儿童性别比为125.07,后者明显高于前者。报告认为,这说明流动人口在选择携带子女一起外出时存在的性别偏好,更愿意带男童。
——缺乏监护和保护
女童更容易被伤害
在青海省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村,7岁的女童马晓茜上学需要走很远一段路程,有时候,孩子们结伴而行,有时候则独行。
“那天我一个人上学,有个骑摩托车的叔叔,在后面喊‘站住’,可吓人了。我就在前面跑,那个叔叔就追过来,我吓得跑到路边一个不认识的人家里躲起来,过了好久才去学校。”马晓茜断断续续地讲述这次“遇到坏人”的经历。
记者问,还有没有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她说,班上好几个女孩都说遇到过,但她们并没有告诉身边的大人。
近年来,农村“空心化”越来越严重,留守儿童遭受侵害的事件屡屡发生。而一系列的性侵、伤害事件,几乎每一次都和留守女童相关。
潜山县妇女联合会主席严爱莲介绍,现在农村的学校由于生源少,有的教学点往往只有一两个老师,“长期住在交通闭塞的村里,身边缺少可以交流的同龄人和家人,往往也会造成他们(老师)做出异常举动。”
与此同时,留守女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相关知识,相当匮乏。
下麻尔村小学校长马复兴说,留守儿童大多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但他们年纪大,和外面的世界接触少,很难在生活常识等方面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指导,很多孩子甚至不知道遇到坏人、危险怎么办。”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联合发布的 《女童保护研究报告》认为,基本监护的缺失是导致女童遭受伤害的直接原因。受害人及其家人的防范意识和防范知识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受害者并不是监护缺失的群体,并且大量的案件发生在家族内部、邻里之间、师生之间。社会关系不平等、女童不被尊重与缺乏权能感,是此类案件高发的根本原因。
——生理加心理特性,
留守女童敏感脆弱容易被刺激
刘思圆10岁时开始发育,但并不具备生理知识,当初次来月经时,她吓得跑去找奶奶,说“奶奶我身上疼”,这才被发现。
潜山县留守女童吴贻芬今年14岁。经历青春期时,她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只好问学校里的同学,幸好一些有过经历的同学教她怎么处理。
因为隔代抚养、教育,不少留守女童表示,平时和爷爷奶奶沟通较少,遇到生理安全方面的问题时,“不晓得问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5-09-12/19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