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返乡当“村官”,只为乡亲们都能富起来


亿万富翁张文堂的选择:图文:返乡当“村官”,只为乡亲们都能富起来    农村新报讯 图为:2010年,张文堂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图为:141户村民通过抽签,免费拿到了自家“小别墅”的钥匙

    牵挂故乡,是这个民营企业家的一种生命情怀;辞去集团董事长之职,返乡任“村官”,让陕西省榆林市黄家圪崂村这个贫困村变成人间天堂。这就是张文堂。
    222套别墅送村民
    7月28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黄家圪崂村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该村新农村建设项目二期工程交房仪式隆重举行。141户村民通过抽签,免费拿到了自家“小别墅”的钥匙。再加上2011年交付使用的一期住宅81套,共222套。至此,黄家圪崂村全体村民都告别了破窑烂院,免费入住了别墅,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入住到村办老年公寓。
    村支书张文堂在交房仪式上向村民们表示祝贺。他动情地说:“我年少的时候最喜欢的歌曲就是《我热恋的故乡》,歌里唱道我的故乡并不美,但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贫瘠的土地变成青山绿水,这就是我年少时的梦,今天我终于圆梦了!”
    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抽到了免费居住的、水暖家电设施齐全的老年公寓,可开心了,虽然,老年公寓属于公共财产,老人去世后收回村里,进行再分配。79岁的黄兴老汉高兴地说:“过去家里不宽展,我常到城里的女儿家去,喜欢和城里的老头老太太打麻将,可现在我看他们住的已不如我。”
    以前的黄家圪崂村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子,虽离城仅十余公里,但缺水干旱、农业条件差,基本是“耕地靠牛、浇地靠天”。2007年以前农民人均收入才2千余元。如今村里可是大变样,可不只是村民告别了烂窑破屋,住上了免费的别墅。
    一份担当,让他回家当“村官”
    黄家圪崂村如今巨大的变化离不开村支书、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张文堂。
    上世纪60年代末,张文堂出生在一个“穷圪”里,一落地就饱受贫穷和饥饿的煎熬。更为不幸的是,他6岁时父亲就因工伤事故撒手人寰,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张文堂,初中一年级还没念完,就不得不辍学,随村里的大人们进城干苦力挣钱养家。在创业的路上吃过不少苦,学过木匠,当过搬运工,干过泥水匠。1987年,刚满18岁的张文堂跑乡里、到县里,牵头组建了一个建筑队。不久,创立了榆林市文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诚心做事,靠本事吃饭的张文堂的事业发展很快,2000年,成立了榆林市文昌集团公司,他担任董事长。如今,集团公司下设6个子公司,是集建筑施工、安装、房地产开发、装修装饰、物业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张文堂本人也身家达到了50亿元。
    张文堂始终铭记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的哲理。尽其所能回馈社会,扶危济贫。为陕西省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捐赠现金300万元,启动陕西省首批希望卫生室,解决边远山区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困难。为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灾区人民慷慨解囊60多万元。为子洲县山体崩塌事故中的受灾群众捐款50万元......创业20多年来,张文堂一如既往,竭尽所能,累计向贫困地区、受灾地区、贫困学生、弱势群众、医院学校等捐资捐款高达2600多万元。
    四处献爱心的张文堂发现,家乡的穷根依然还在。每当自己回到村里时,看到村里那破旧的窑洞和干涸、零落的土地,看到村民那20多年没有多大变化的生活环境,鼻子总会发酸,心里总在作痛。让自己的家乡美起来、富起来,他觉得自己应该有份责任和担当。
    “如果村里的乡亲们还在受穷,我自己过得再好也不安心。”张文堂暗下决心,一定要从根本上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让黄家圪崂村人过上好日子。“即使掉几层皮,花再多钱,我也要铲掉黄家圪崂村的穷根。”
    说起来让人都难以置信,在2007年以前,榆阳区黄家圪村还是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2400元的贫困村。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十年九旱,靠天吃饭,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都十分恶劣。
    参与过十多年扶贫工作的张文堂发现,捐钱捐物,效果并不明显。为了让贫穷的乡亲富起来,他决定亲自回乡扶贫。在把企业交给更加专业化的团队管理后,张文堂辞去了董事长职务回村任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贫困学生 绿化 新农村建设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