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举手之劳”闪现美德之光



    徐让湾的蜂农丁徐明见熊桂林送来了自己需要的铁纱网和图钉,拉他进屋喝刚酿的新鲜蜂蜜。铁垴湾的易和平见熊桂林送来了修好的电视机,要请他吃甜瓜。张塘村熊家湾的熊德树老人见熊桂林送来了洗衣粉和蚊香,留他吃午饭。张塘村下邱湾的邱传付高兴地从熊桂林手中接过20斤盐后,硬是到菜园摘了个南瓜塞上了他的车......
    舒安街地处僻远,乡亲们出趟门得在凌晨四、五点钟起床,走上大半个小时才能赶上唯一的早班客车去集镇。因此,乡亲们很少岀门,熊桂林就是他们对外联络的信使、代购员、孝敬的儿子和亲密无间的兄弟、朋友。
    “这都是举手之劳的事。”熊桂林笑笑。可是这“举手之劳”,一做就做了26年。
    26年来,熊桂林骑坏了5辆自行车、4台摩托车、2台三轮麻木车,每天往返行程60多公里,累计行程47万余公里;投递报刊邮件350万件,总重近310吨,邮件妥投率始终保持在100%;“举手之劳”帮乡亲不计其数。
“能帮助别人,就是我的幸福”
    走过5个村,送了20多家物品。不知不觉间,已到了中午2点半了,熊桂林才感觉肚子有点饿了。他说,他早餐吃得特别饱,因为常常不知中午饭到几点才能吃。
    尽管如此,他却很享受跟乡亲们在一起的时光,曾拒绝了做生意的侄子“月薪一万元”的邀请,仍然乐呵呵地拿着这乡邮员3000元左右的月薪。
    这“举手之劳”,也让熊桂林吃了不少亏,如代购的馍馍没收钱,电话费一月贴一两百元......
    “我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女儿从读书起,我就没有怎么陪她。媳妇两次生小孩,我都不在她身边,结果大出血,落下了一身病。”这个总是一脸憨憨笑容的汉子,谈起自己的生活,一脸汗迹的他也掩盖不了因为愧疚而噙在眼角的泪花。
    “没办法,乡亲们也是我的亲人,他们有难处,我不得不搭把手。”他说,自己爹娘已走了,就把辖区的留守老人当作自己的爹娘来孝敬。在他的联系本里,有200多位留守老人的联系电话。26年来,熊桂林都随身带个记事本,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留守老人和乡亲们的需求。“有事就找熊桂林”已成为乡亲们的习惯,很多老人称他们又多了一个“崽”,而且比亲崽还管用。
    “能帮助别人,就是我的幸福。”熊桂林的话语,跟他的行动一样朴实无华。
    下午3点,熊桂林又穿梭在乡间小路上,开始了他下午送邮的行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麝香 群体 办公室 西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