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产业形态——


  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通过举办第18届国际食用菌大会,通州相继实施了10余个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推动全区食用菌生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据初步统计,全区林地食用菌生产面积从2010年的5000亩增加到目前的10000亩,棚室食用菌生产面积从2010年的500亩提高到目前的2000亩,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车间从2010年的4万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6.8万平方米。

  全区年产食用菌6万吨。其中,不受季节制约、可常年生产的工厂化食用菌日生产能力达到80吨,有力保障了北京市“菜篮子”工程的顺利实施,部分产品还远销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研发引进应用先进技术

  通州在全市率先研发并示范应用了“两网一板一灯一缓冲”的棚室食用菌安全生产模式(“两网”即棚室覆盖遮阳网和防虫网,“一板”即在棚室内设置粘虫黄板诱杀害虫,“一灯”即在棚室外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一缓冲”即在棚室入口处设置人员消毒间),并在全市率先引进应用了白灵菇液体菌种瓶栽生产技术。

  引进驯化了双孢菇、杏鲍菇、长根菇、猪肚菇、秀珍菇等9类21个优新品种,示范推广了地埋式、立式、架式等17项食用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引进应用了国内一流的“拌料——装瓶——打孔——灭菌——接菌—养菌——出菇”一体化生产设备和百级净化接菌工艺,促进了全区食用菌质量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主题观光休闲再添华彩

  食用菌产业“量和质”的不断发展,也为通州发展以食用菌为主题的观光休闲农业开辟了新天地。

  目前,通州正计划以永乐店产业发展核心区为平台,举办一年一度的“食用菌科技文化节”,建立“食用菌休闲体验农庄”,开设“通州食用菌旅游专线”等项目,吸引城乡居民来通州休闲度假,同时了解食用菌历史文化和科普知识,亲手种植食用菌、采摘食用菌、现场制作和品尝食用菌食品。

  高效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棚室食用菌、工厂化食用菌采用立体化生产模式,生产效益分别是种植蔬菜的5倍以上和20倍以上,预计今年全区食用菌产值可达7亿元。

  全区共有1500多名农民在食用菌生产企业就业,年平均收入2.5万元左右,有3500多户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户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

  构建产业带完整产业链条

  通州将借助举办第18届国际食用菌大会东风,结合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科学规划,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逐步形成以永乐店镇孔兴路、漷县镇觅西路、漷大路以及西集镇通香路沿线为基础的食用菌产业带,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政策扶持,确保产业稳定发展。实施菌棒补贴,鼓励农民转产;产业扶持,对已有一定带动能力的食用菌合作社、食用菌种植基地,采取政府定量补贴的方式,在菌种菌棒、技术培训方面予以扶持。

  培育龙头,全力打造区域品牌。扩大企业规模,采取“企业+农户”的产业模式,带动个体农户食用菌生产,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龙头企业扩规模、上水平;做好品种鉴定,加强食用菌生产管理,严把技术关,使产品品质符合国际标准,加大产品出口,树立产品形象,打造区域品牌。

  鼓励创新,增强产业活力。支持引进创新型人才,鼓励用人单位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通州将在相关实际问题上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各食用菌生产单位开展优新品种的研发、引进及技术推广,并为新品种研发提供小额资助,设立创新人才奖等奖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食用菌 休闲 杀虫 白灵菇
上一篇 : 产业亮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