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新农合新农保增强农民幸福感


  太和镇狮子湾村村主任周伟说:“村里的工作就是协助参保人员填写参保登记表、缴费单和缴费手册,然后把具体资料交纳到社保所。”狮子湾村新农保的参保率达到了94%。“一些外地打工的人,听说了新农保,也委托家里人缴费参加。”

  作为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人口大省的河南,农村养老的担子非常重。据推算,到2015年,河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579多万人,也就是说,不到7个河南人中,就将有一位老年人。不久前,河南人社部门给出了确切消息:2012年,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全省城乡居民,养老金全民有份。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说,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最近几年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大的创新。截至2011年底,这两项社会保险国家直接部署的试点地区已经达到全国60%以上,参保的城乡居民已经超过3.32亿人,如果加上各地自行开展的试点,总参保人数已经超过3.64亿人。

  “新农保目前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胡晓义说,“每月55块钱的最低养老金,没法和现在城镇的养老金、退休金的水平相比。但是,要看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既要积极而为,也要量力而行。虽然目前保障水平低,但将来提高标准几乎可以肯定。最重要的是中国在农村的养老保险上迈出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一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认为,中央政府的这个决定改写了几千年的历史传统。从“养儿防老”、“土地养老”到“国家养老”,说明着中国正在重建国家与农民的关系。虽然是低水平起步,但这第一步迈得不小。

  范琪说:“对农村老人来讲,原本是一分钱也拿不到,如今每月多了55元现金收入,改善生活的作用也不可小瞧,这在边远地区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

  新农保先期试点的陕西宝鸡市靖口镇,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200元左右,参加新农保后当地老人每年多了660元。每月55元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很多很多——舍得给自己买些吃的用的、能给孙子发点零花钱、在家里腰板挺得更直……

  在农村,养老金带给老人们的不仅是生活上的依靠,还有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尊严和体面。

  陈小华告诉记者,自从开始试点新农保以来,农村赡养老人的纠纷和官司少了。“在农村,每月百十元的收入就起了大作用,地里种粮食种菜,几乎可以自给,每月老人们再有个零星的收入,这成了农村家庭和睦相处的润滑剂。农村老人的生活费用得到了基本保障,有的还能为儿孙贴补些家用,亲情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记者在采访中,一直试图在寻找一个答案:什么是衡量农民幸福的指标?可以说,新世纪以来,国家推行的新农合、新农保制度,让他们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事实上,实行农民普惠式医疗和养老保障,绝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财力问题,更是一个执政理念问题。在现代社会,医疗和养老保障被视为一种基本人权和国家福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告别单纯的经济GDP至上,转向到国民幸福指数时,新农合、新农保政策无疑以幸福为导向实现社会发展目标,拉高了中国农民的幸福指数。

  版式统筹:常怀深编辑:李沣张凤云赵经平

  

  

  

  

  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岭头村农民领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银行卡。

  

  

  把农民工纳入社保安全网。

  

  

  山东费县农民自创春联感谢党的富民政策。

  

  

  辽宁省绥中县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交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相结合 总体 数据 农民人均纯收入
下一篇 :政策回眸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