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从文化建设看科学发展


  白瀛 粟灵 叶建平

  文化,日益成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社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惠及13亿人民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截至“十一五”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数字化,年放映达800万场,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83万个服务点覆盖9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和扩建2.67万个,实现乡乡都有;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农村基层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惠及13亿人的“文化民生”,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根本举措,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体制机制: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束缚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5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从此,一场影响深远、波及整个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在中国展开。

  统计显示,截至“十二五”起步之际,全国已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40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18万个以上。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领域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国有文艺院团已有1852家完成转制,地方30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已有595家完成转制。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实力不断增强,进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性轨道。我国国产电影年产量由2003年以前的不足100部发展到2011年的791部;国内票房从2003年的不足10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131.15亿元,电视剧产量几年保持世界第一。2010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业实现总产出12698亿元、增加值3503亿元……

  转变增长方式:朝阳产业调整经济结构

  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重要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

  各地纷纷将文化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推进文化与旅游、创意、高新技术等产业的融合,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山西省正在推进文物、文化、旅游、商贸的深度融合,集中打造北部边塞文化、晋商文化、根祖文化、太行山红色文化、黄河文化等,全面带动山西文化旅游产业上档次上水平。湖南将文化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湖南卫视收视率长期位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湖南出版成为地方出版实力三强之一;湖南原创动漫总产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

  数据显示,在北京、江苏、深圳等地,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已超过经济增速,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区域经济中新的支柱产业,使原有的经济结构悄然发生变化。

  同时,文化会展、数字内容、网络文化、手机电视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受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促进了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2011年,互联网和移动网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国产网络游戏备案585款,同比增长超过200%。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科学发展观 核心 进一步优化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