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在『三化』同步中再造一个新山西


  记者:山西在“三农”转型发展上有哪些新变化、新亮

  点、新突破?

  袁纯清:目前,山西省“三农”工作呈现良好态势,转型力量让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深度融合、特色农业与现代农业焕发生机、农民增收与农村和谐互促共进。一是农民增收成效喜人。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601.4元,增长18.3%,比上年加快6.7个百分点,快于全国0.4个百分点,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达3331元,同比增长17.5%,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4个百分点,继续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4.7个百分点。二是农产品深加工加快发展。实施农产品龙头企业“513”工程,分别在省、市、县级选择30个、100个、300个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扶持,2011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629亿元,增长23%。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位居全国前列,成效显著。出台《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组织农民走向市场。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4.3万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四是特色农产品影响力扩大。致力建设京津地区的“菜篮子”,每年在北京举办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北京把我省列为首都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双方形成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的检测互认制度。不久前,在京举行的山西农产品展销会呈现出展销两旺、成果丰硕的喜人局面,贸易签约项目1576个、金额275.7亿元,招商引资项目219个,拟引资额497.1亿元,山西农产品在北京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更加广泛。

  从农民增收和作风转变相结合的高度,我们在全省开展了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住村,就是号召全省各级干部下乡住村,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落实“六个一”,即帮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开好一个解放思想、促进发展的讨论会,帮助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帮助上一个好的致富项目,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形成一个促进作风转变、推进项目建设的调研报告。包村,就是组织6000余名乡镇以上实职领导干部,每人包一个村,一包数年,重点解决6000多个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行政村农民收入翻番问题。一方面,可以发挥领导优势及与此相联系的部门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为农民增收“输血”和“造血”。另一方面,干部能够面对面与群众接触,一对一帮群众办事,体验泥土之辛、稼禾之苦,感受农业之难、农村之忧、农民之盼,密切了党心民心,也改进了作风作为。去年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包扶的6426个贫困村安排项目1.2万个,已竣工近5000个,共投入包扶资金13亿元;全省10万多名干部下乡住村1.2万个,制定发展规划2.31万个,新上项目1.95万个,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6.6万个,投入帮扶资金26.6亿元。声声问候、项项捐助、件件实事,换来党群鱼水深情、血肉联系。

  为推动干部包村住村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和分管农业的副省长担任召集人,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定管理考核办法,严格实行年度目标责任制,严格监督检查,促使干部真下乡、真住村,真正解决问题。特别是省委常委带头住村包村,把包村纳入政绩考核。我自己的住村点是左权县砖壁村,抗战时期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我已去过四次,并两次住在农户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目的在于要从我自己开始,真正把干部住村包村这一切实可行、深得民心的制度坚持下去。如果这6000多名干部扎扎实实干上几年,就会加快整个农村脱贫致富步伐,推动农民收入翻番,这也称得上一项造福于民的大事业、大功德。

  记者:统筹城乡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山西如何加以推进?袁纯清:城乡统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要求。走好城乡统筹这步棋,就能盘活发展存量、放大转型增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要素合理流动,进而促进城市与农村同步转型、协调发展。主要途径是立足资源型地区实际,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优化配置城乡经济社会资源,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通过加快城镇化步伐提升承载力。推进“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建设,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重点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长治上党城镇群、临汾百公里新型经济带建设,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破除农民融入城市的“玻璃门”、“弹簧门”,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我省城镇化率每年要提高1.8个百分点左右,城镇人口增长300万,有120万农村人口进城,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二是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吸纳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工作,加强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工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三是通过建立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对接力。共投资600亿元,实施两轮农村“五个全覆盖”(第一轮从2009年至2010年,完成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级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和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第二轮从2011年至2012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城乡发展基础差距大幅缩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