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在『三化』同步中再造一个新山西


  本报记者 唐园结 马小林 张丛 吴晋斌

  山西是煤炭大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山西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在实施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中,把城乡统筹发展紧紧抓在手上,以全面小康为引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壮大县域经济为突破口,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市民化,拓宽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广大农村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进步、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日前,本报记者就资源型地区城乡统筹问题采访了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

  记者:山西提出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特别是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提出走出转型新路、加快全面小康“两件大事”,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路更为清晰,请问山西在“三农”方面是如何谋划的?

  袁纯清:农兴国立,农稳民安。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发展源头正是灿烂的农耕文明。因而,自古以来,山西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近代以来,依托丰厚的矿产资源,山西逐步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以煤炭为特征的“发展生态”和“资源文化”。作为欠发达省份、欠开发地区,山西发展的差距主要在农村,工农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农业总量较小、基础薄弱、结构不优、产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在6%左右,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左右,特别是按照2300元的新标准,全省农村还有452万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总数的18.8%。可以说,山西要摆脱“发展中的烦恼”、“转型中的困扰”,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难点在农村。没有农业的转型就没有全省的转型,没有新农村就没有新山西,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做不好“三农”的文章,即使工业化、城镇化上去了,最终也难以做到强省、强市、强县和强农、固农、富民的统一,难以做到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说,“三农”是转型跨越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工程,是城乡统筹的重要途径。我们坚持执政为民重“三农”、以人为本谋“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在大的布局上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把确保农民收入翻番作为核心任务。再造一个新山西最关键的是农民收入翻番。在“十二五”指标体系中,农民收入翻番是核心指标。我们要通过多渠道开辟农民增收途径,不断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提高工资性收入,增加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使农民分享、共享、多享公共财政阳光,确保五年以后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一批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基本消除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的县,让广大农民群众在鼓起“钱袋子”的过程中生活得更富裕、更舒心、更有尊严。二是把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标志的农业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农业是衣食之源、发展之本。邓小平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提出“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的重农思想,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山西农业虽小而优、虽弱而特,根本出路是发展现代农业,基础在于“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我们以建设大同、晋中、运城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城郊农业以及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分散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初级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特色产品向品牌优势转变,使小杂粮变为大产业,使农业资源优势变为市场竞争优势、农民致富优势。我们坚持多轮驱动、加大投入,每年从省财政安排3亿元用于扶持“一村一品”建设,从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列支3600万元,用于“一县一业”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1万个专业村、60个基地县。三是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基础平台。基本思路是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以煤补农、以矿帮村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向农村集聚,促进土地收益更多用于新农村建设。每年推进100个新农村连片示范区、30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力争到2016年全省农村都达到重点村建设标准。四是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作为治本之策。着眼于破解山西农业生产面临的土瘠和水缺两大瓶颈,实施1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和大同盆地100万亩盐碱地改造工程,推进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和粮食高产创建等农田水利建设,启动覆盖吕梁山区4市17县320万人口的中部引黄工程,实施总投资16.45亿元的“一村一井”工程,一年新增100万亩水浇地,到“十二五”末农业人口人均水浇地达到1亩。五是把扶贫攻坚作为重点突破。重点扶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实施以产业开发为核心的扶贫板块推进战略,推动扶贫开发由整村推进向片区开发转变,加大企业扶持贫困村的力度,实现企业发展和扶贫开发双向互动,确保五年以后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完成山庄窝铺移民搬迁,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 土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