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依托技术设施 发展现代农业</br>扎实推进民族地区特色新农村建设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特色新农村建设课题组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战略的持续推进,农业经营格局正逐步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现代化规模农业递进,农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功能从单一生产向多元化方向拓展,产业链条从生产销售向全产业链延伸。农业与二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互促共荣,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原因,从总体上看,我国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普遍较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与发达地区相比较有一定的差距,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农业生产还没有摆脱耕作手段落后、主要依赖传统经验和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阶段,但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具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特色民族文化,且人民群众勤劳朴实。对我国广大民族地区而言,都面临着如何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发挥资源禀赋、民族文化等优势,在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青海省东部,祁连山南麓,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海拔2280~4622米,夏秋相连,长冬无夏,冰冻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5.5℃,年降水量450~800毫米;全县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总人口4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6万人,有汉、回、土、藏、蒙古等2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2.2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9.1%。2011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44.6元。

    大通作为青海省产业布局中重点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区域,作为青海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特点,在青海乃至青藏高原都具有代表性。大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发展以资金技术为支撑的设施农业、以沼气种养为纽带的循环农业、以市场流通为导向的高效农业、以生产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的创意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农业设施化、产业规模化、要素循环化、产品品牌化、销售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探索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开展大通特色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总结大通依托设施农业,创新机制,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新农村的成功经验,对于大通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高原环境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与机制创新的途径,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农业技术综合运用以及产业带动能力,为西宁市、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学习借鉴样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民族地区树立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理念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全面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借鉴意义。 

    一、大通模式的实质内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县情民情,以设施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循环为纽带,以文化为特色,积极实践现代农业功能拓展、“接二连三”、“跨二进三”,形成了农业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特征明显、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素质提高、农村和谐稳定、生态环境友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通模式,集中体现了集约、循环、高效、休闲、创意等现代农业的多元化特征。

    (一)以资金技术为支撑的设施农业。

    在青海高原缺地、缺温、缺氧、缺水、多灾的自然条件下,现代农业的出路之一在于发展设施农业。大通围绕“做强大通、服务西宁”的总体思路,把现代化工厂生产的理念引入农业发展中,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快发展温棚产业带和园区建设,逐渐形成设施农业“百里长廊”的局面。2011年大通县日光节能温室总规模达2.2万栋,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2.1万亩,产量达10.5万吨;全县牲畜暖棚数量达3.76万栋156万平方米,年育肥出栏肉用畜38万头(只),肉类产量达3.14万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设施农业 新农村建设 休闲 蔬菜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