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加强引导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发展


    吕府刚  

    近年来,各地都在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影响建设进度,亟待加以解决。

    一是建设主体实力不强。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问题日渐突出;农民收入整体偏低,一般农户只能勉强盖起新房,无钱用于公共设施建设。二是财政资金投入较少。县级财政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省、市虽然出台有扶持政策,但投入资金偏少。三是项目整合难度较大。现有的许多涉农项目资金,由于来自不同的部门,资金比较分散,在使用上难以根据各社区发展实际安排使用,没有发挥更大的整体效应。四是土地制约问题突出。部分地方不能采取旧村改造的方式启动建设,需占用一部分土地先搞建设,再对老宅基地实施复耕,但受目前土地政策的限制,建设用地无法及时保障,直接制约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快速发展。五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群众虽然住进了新居,但仍然沿袭着原来的生活习惯,缺乏与城镇社区相协调的新风尚;部分社区干部政治素养、工作水平、带富能力不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组织推动作用发挥得不好。

    为此,建议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强引导,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快速健康发展。一是科学合理抓试点、带全局。抓好试点,严格控制在新型农村社区范围之外建房,引导和推动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在搞好试点、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分批推进、分类指导,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二是因地制宜抓规划、促建设。严格做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相配套,近期规划与中远期规划相结合,立足乡村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做到高标准建设与农民的承受能力相统一,不搞“一刀切”。三是突出特色抓产业、增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扶持壮大民营经济,做强做大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四是开拓创新抓改革、添活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全社会广泛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农、助农、扶农新机制,充分利用人地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按照“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统一拨付、集中投放”的原则,将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起来捆绑管理和使用,集中用于社区及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五是以人为本提素质、促文明。抓好农民综合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重点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强化农村民主管理,规范村规民约,靠法律和制度管人、管事,全面营造民主、安定、和谐的良好环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积累 复耕 农民收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