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 石文昊 张铭毅 王继周
山东省龙口市王格庄村是一个农区村庄,共有700户,1480人,党员75人。20世纪90年代末,这个村还负债2000多万元。12年时间,王格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去年该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6142元,先后荣获“山东省绿化示范村”、“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烟台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那么,这一切都是怎么得来的呢?
筑巢引凤:党员干部跑招商,闲置厂房盘活
王格庄村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20世纪90年代,王格庄村曾先后开办过6家村办企业,但都由于市场冲击和管理滞后而亏损严重,1998年村办企业改制后一算大账,企业经营欠款加上银行贷款,给王格庄村留下2000多万元的巨债。
2000年,在一次村支部会议上,时任村委会主任的刘云生提出:“以前企业的厂房闲着也是闲着,既然咱自己水平不行,那就请别人来咱村干,咱就安心收租金。”他的提议得到了村党支部的一致认可,村民代表大会也顺利通过,至此,王格庄村开始走上了从盘活闲置资产入手,利用闲置厂房和设备招商引资的兴村之路。
村里拿出一部分厂房抵押给信用社,先归还大部分欠款,剩余厂房则用来当做招商引资的平台。为吸引客商前来投资,王格庄村出台了免费供水、帮助贷款、协助招工、代办相关手续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村党支部书记刘云生更是多次带人到北京招商。2001年,他们的招商热情和优惠政策终于打动了北京金马利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200多万元到王格庄村兴建粉丝厂,当年就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
初战告捷,党员干部的干劲更足了,大伙纷纷利用各种关系广泛宣传、多方联系,形成了全村抓招商的喜人局面,短短3年该村闲置厂房全部盘活,裕东机械公司、顺安工贸公司、鲁美园林公司等大型企业纷纷入驻,仅年承包租赁收入就达50多万元。尝到了招商甜头的王格庄村,不仅还清了负债,又用积攒下来的集体收入赎回抵押给信用社的厂房,利用这些厂房再进行招商。
2003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广大群众对村里50多亩闲置土地进行修整,新建一批小型厂房,用于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同时,为充分发掘村民在外办厂个体工商户这一资源,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两委”成员逐人做工作,邀请他们回村创业。在支部一班人的努力下,该村村民在外兴办的恒佳电子、日兴塑料、强盛塑胶、山川磨具等8家个体私营企业先后回迁。目前,该村个体私营企业已达58家,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
特色种植:村干部带头试种,村民收入激增
王格庄村有1700亩耕地,过去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不高。从2002年开始,村党支部多次组织村“两委”成员到寿光蔬菜节、青州果蔬交易会、烟台果蔬会参观学习,并与北京农科院、莱阳农学院、济南蔬菜研究所取得联系,引进10多个蔬菜新品种。村里出资5万元,专门划出50亩土地创办王格庄村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对新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经过两年多努力,最终确定将生长周期短、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好的日本绿花菜作为重点推广品种。
村党支部专门召开了现场会,组织农户代表到示范园进行实地观摩,由村干部面对面向群众传授种植方法。然而,面对这一从未听闻的新品种,群众感兴趣的多,真正打算干的却寥寥无几。党支部决定由村干部带头试种,当年5名班子成员种了26亩绿花菜,卖完一算账,平均每亩纯收入达4000多元,远远高于种粮收益。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群众纷纷加入种植队伍中。
村党支部一班人没有满足,他们在配套服务上做起了文章,多次邀请市农技中心、市蔬菜站的技术人员进村,在示范园里对绿花菜进行肥水管理以及防治病虫害药品的试验,通过试验对比,择优选用肥料和农药,总结出一套绿花菜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免费传授给群众,他们还帮菜农安装高效杀虫灯,降低成本费用和农药残留,提高绿花菜品质。
菜种出来了,该往哪里销?为了打开蔬菜销路,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跑市场,最后经莱阳龙大集团引介,与台湾一家食品公司建立长期购销关系,给群众吃下了定心丸。目前,该村绿花菜种植面积两季达1600多亩,仅此一项,每年可增收480多万元,同时带动周边村种植面积达2000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6-21/185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