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进一步丰富和拓宽中国特色农业农村发展道路认真总结农村实践经验大力推动理论政策创新


    回良玉

    同志们,朋友们:

    我是怀着高兴的心情、亲近的感情、由衷的敬意和学习的态度来参加这次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的。今天,能有此机会看到这么多在“三农”领域有影响的领导、专家、学者,看到这么多长期战斗工作在一起的熟悉面孔,我感到很是高兴和亲近。

    在座的同志都有浓浓的“三农”情怀,是我国“三农”理论的研究者、中央“三农”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三农”实践的推动者,长期以来为“三农”发展奔波呼喊并作出积极贡献,所以看到大家我又怀着深深的敬意。

    现在的“三农”工作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既有良好的基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的条件,又面临着现实的障碍、沉重的压力和极为严峻的挑战,所以我也是抱着诚恳的求教和学习态度,来到此次论坛,听取各位的思考、期待和高见。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即使现在也仍然是一个农业份额和农村人口比重很高的发展中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和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基本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全局出发,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三农”方针政策照耀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进入新一轮“黄金期”,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和突出亮点。

    10年来,我们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全面增产。农业规模化种养、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不仅为稳物价、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有力地保障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去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我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10年来,我们在增进农民福祉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人均纯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年均超过8%。特别是近两年,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速普遍超过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出现了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缩小的可喜迹象。农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10年来,我们在改变农村面貌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数倍甚至数十倍,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全面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97%的农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5300多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今年底将实现全覆盖。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是我国农业取得历史性进步的10年,是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10年,是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是工农城乡关系发生重大转折的10年。今日中国之农业,远非10年前的农业可比;今日中国之农村,远非10年前的农村可望;今日中国之农民,也远非10年前的农民可及。抚今追昔,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在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推进“三农”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进一步丰富和拓宽了中国特色农业农村发展道路。

    一是坚持不懈地推进理论创新,初步形成了指导“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三农”所具基础地位、所处历史方位,确立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我们根据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和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群众 耕地 农业发展 新农村建设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