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雕刻黄土高坡的村庄


    刘玉秀很感慨:“几十年了,我们一直都在种洋芋,只是在建了交易所之后才卖出了好价钱;黄土还是黄土,只是我们把它修成了梯田;雨水还是那么丁点儿,只是后来修了水窖,水才可以存起来。”

    “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是大坪当时广种薄收的真实写照。

    “吃饱肚子”,在上世纪60年代是每一个大坪人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刘玉秀不会忘记,缺粮吃、缺水喝、缺衣穿、缺柴烧……地处安定区的大坪人的生活从来不曾安定。“那时候,天不下雨就没有水喝,吃不饱饭就吃麦芒。”

    刘玉秀清楚地记得过去的艰辛:“1962年,我刚从榆河嫁过来时,家里只有百十斤小麦,逢年过节才能吃点,豌豆、莜麦等杂粮也不多,芸芥籽炒洋芋就是最好的菜。下雨天房子到处漏水,揭起炕上的竹席挂在上面避雨。记得有一次来了社教工作组,家里只有一床被子,给工作组送去后,就和丈夫俩盖着一件棉衣将就了一夜。”

    那段年月,历历在目,大坪只有十几户人家,种的是陡坡地,住的是土窑洞,生活都很困难。

    在刘玉秀的家里,她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献羊墩”的山嘴,过去每逢大旱之年,村民们就会聚集在山嘴上向老天献羊祈雨,可是羊没少献,雨却求来的不多。

    多少年来,“献羊墩”见证了大坪村长期靠天吃饭的辛酸历史。“吃的是救济粮,穿的是黄衣裳,喝的是玉米汤。”这是大坪人最常见的生存状态。

    穷则思变。

    1964年,大坪村人试修了一块梯田,种植的马铃薯产量很高,大坪人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与其献羊向老天求雨,还不如修梯田向土地要效益,才能解决吃饭问题。

    与此同时,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大坪村也不例外。对于满是黄土高坡的大坪村而言,梯田更是蓄水、保土、增产的唯一途径。

    然而那时,在黄土高坡上凿出梯田只能依靠人的双手。

    刘玉秀说:“开始不会修,就把土倒到沟里,用背篼背着,个子小的人就快要跌倒了。”

    当年,大坪人在时任村支部书记冉桂英的带领下,靠三辆独轮车起步,人背肩挑,兴修水平梯田。冉桂英、刘玉秀简直是不分昼夜地在田埂上干活。“夜里还得看小孩,经常是我干到夜里12点,然后再换孩子她爸干后半夜。”到了冬天,夜里必须得烧着煤油打着马灯才不让地冻住。刘玉秀说,只怕一旦冻住,就前功尽弃。

    梯田修好后,为了提高产量,刘玉秀还带着村民们走上近十里的山路到山下县城的公共厕所里,挑人粪浇到地里。

    如此人背肩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苦干实干,人均产粮由1963年的271斤提高到1976年的1262斤,村民生活逐步改善。

    远学大寨,近学大坪,修梯田吃饱了肚子

    在定西市一个普通小区里,记者见到了快80岁的冉桂英。回忆起当年,老人很激动:“1962年,我担任了生产队副队长,大坪村大多数农民过着‘全天两顿粥,三代一床被,草皮做燃料,苦水解饥渴’的日子。1964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我想大寨治穷致富能把石头山修平,大坪的黄土山难道就修不好?”当年冬天,冉桂英带领大家在一个叫马莲套的地方打响了改土造田的战斗,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脚不停、手不闲地忙了一冬,硬是把12.5亩的陡坡地全修成了沃土良田。

    1970年至1972年,甘肃中部地区遭受3年干旱,许多地方依靠国家救济度荒。大坪通过修梯田,人均产粮666.5公斤,给国家上缴粮食1.5万公斤。

    大坪人在冉桂英的带领下,坚持不懈修梯田,农民吃饱了肚子,引起了甘肃省委的高度关注。1973年4月,时任省委书记的宋平同志首次来到大坪,充分肯定了大坪人民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做法和精神,并形成了一个重要思想,这就是“干旱地区要改变贫困面貌,首先要像大坪一样,从修梯田开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个村庄影响了省委的决策。其后,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宋平同志郑重地指出:“我在大坪生产队看了,那里修梯田搞得不错,粮食产量比较高,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看来,多搞些梯田、水窖,就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饮水问题,全省各地都要学习大坪修梯田的先进经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梯田 马铃薯 蔬菜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