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党旗飘飘增活力


    本报记者 于险峰

    辽宁省沈阳市在后进村整顿建设工作中,深入贯彻“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要求,创新推出“率先转化典型谈转化、强化部门帮扶促转化、外出学习考察看转化”三项举措,全市后进村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成效显著。

    2011年以来,沈阳市按照全市行政村总数10%左右的比例,共确定119个后进村党组织。市委对全市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目前全市119个后进村党组织已基本甩掉后进帽子,步入健康科学发展的轨道,更有部分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村。

    沈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姜宏说,后进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状况不能解决,将直接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工作基础,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沈阳市委高度重视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将其作为巩固和扩大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整顿转化,全市后进村新班子涌现出新生机,老班子迸发出新活力,村党组织抓机遇、求转化、谋发展的内在动力得到了普遍增强。

    配好班子强堡垒

    “村里换了新班子后,不但修了8公里半的村路与3公里长的排水沟,还把稻田里的作业路修好了。以前收割后车子进不去,一亩稻子运费就得70元,去年修完路后30元就行了,可以搞机械收割,三四天工夫全村的稻子就收完了。新班子得民心。”沈阳市苏家屯区王纲街道大庄科村的村民马祥伟对记者说。

    长期以来,大庄科村班子弱、民心散、管理乱、经济落后,就连组织党员群众开个会都开不起来,上访不断,是全区乃至全市有名的后进村。自去年开展后进村整顿建设工作以来,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就使全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不怕是个烂摊子,就怕没个好班子。”大庄科村支书孔宪虎告诉记者。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们村由街道干部主政的时间就有4年多,剩下的5年时间里由4名党员“轮流坐庄”,村“两委”班子长期不和。在转化工作中,他们吸取这一教训,从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入手,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民主生活会。

    考虑到村里现有的“两委”成员年龄老化,知识水平不高,干工作有心无力等问题,他们通过街道机关干部驻村指导和接收大学生村官的机会,分别充实了一名副书记和一名“第一书记”,极大地激发了村班子的活力与战斗力。成功地扭转了以往村“两委”班子一盘散沙、软弱无力的局面,有力地确立了村“两委”班子的核心堡垒地位。

    辽中县肖寨门镇三南村原来的村班子不团结,整顿后进村后镇里下派干部姚洪礼担任村支书。在参加完村支书培训后,姚洪礼对发展中草药产生了兴趣,多次带领大伙去盛产中草药的辽东山区清原县学习。去年“十一”期间,他自己又到清原县学习了四天。他们将中草药确定为主导产业,今年已种植到800亩。

    姚洪礼对记者说:“我们村干部每天的工作就是服务群众,种地不用我们管,腾出时间带头示范搞产业,一心谋发展,想办法让村民们挣到钱。”三南村村民潘恩保告诉记者:“新班子来了之后变化很大。他们能给大家办实事,能够代表群众的利益,重大事情都交由群众讨论,群众拥护这个班子,从他们身上看到希望。”

    通过整顿,后进村班子建设得到强化。沈阳全市119个后进村,村级班子软弱涣散的有23个,占19%。各区、县(市)普遍采取“换、选、育、荐、派”等方式,调整充实村级班子,其中新调整村党支部书记13名。有的县区还通过下派领导干部任“第一书记”、“副书记”,选派“大学生村官”等方式强化村级班子建设。

    各村“两委”关系得到进一步理顺,村级班子公信力、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得到明显加强。在强化班子的同时,各村还着眼长远,认真做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全市后进村新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80名,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556名,新发展党员118名,有效解决了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

    记者手记: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组织是村里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抓好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就是抓住了后进村整顿帮扶工作的关键。在整顿工作中沈阳市对于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后进村,坚决地对村党组织班子予以调整。并举办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综合能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转化 大棚 芦花鸡 强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