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优质多抗耐贮运秋播大白菜品种京秋3号(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曹茸 吴佩
“以前,只要一到立冬季节,我们全家人都要排队去买大白菜,成百斤上千斤地买,然后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楼道里,那景象可壮观了!”83岁的北京市民齐景芬每每回忆起过去囤大白菜的情景,总是感慨万千,“囤大白菜,那可是当年北京入冬前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
和齐景芬一样,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匮乏时期走过来的北京人,对大白菜都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购买、储存大白菜成为了他们共有的城市记忆。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北京人在冬季能吃到的蔬菜种类越来越多,同时春、夏、秋大白菜品种的上市,也使白菜由冬季初春菜谱上当仁不让的“当家菜”,发展成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常态菜”。
然而,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北京人吃到的大白菜大部分都来自于同一支育种团队培育的品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耐寒蔬菜育种研究室白菜育种课题组。正是研究室三代科研人员长达40年的努力,才让一粒小小的白菜种子满足了不同时期北京老百姓的餐桌需求,保障了“菜篮子”供应的安全。
培育丰产品种,成就特殊年代里的“当家菜”
上世纪90年代之前,由于受季节的限制,北方冬天的蔬菜主要以大白菜、土豆、萝卜为主。一棵大白菜能由里吃到外,从头(立冬)吃到尾(春分)。可以说,整个冬季,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蔬菜能够像大白菜一样在北京人的生活里不可替代。
“当时,大白菜是北京人餐桌上名副其实的‘当家菜’,大白菜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了国计民生。时至今日,作为全国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每年秋白菜的价格直接影响着蔬菜市场的价格走势,是名副其实的‘镇价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种部首席专家、耐寒蔬菜育种研究室主任张凤兰博士告诉记者。
“大白菜要丰产,就需要在种子上做文章。好的品种是大白菜丰产稳产的关键,良种的贡献率可以达到30%以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白菜育种专家、耐寒蔬菜育种研究室前主任、现年72岁的徐家炳研究员如是说。他回忆道,建国初期,北京大白菜主要用的是农民自留种的常规品种,抗病性差。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三大病”(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泛滥,使大白菜大量减产,有一年甚至歉收达50%。为此,1972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门成立了白菜育种课题组,主要培育抗病、丰产、耐储藏的高产大白菜品种。
成立之初,课题组成员在广泛搜集北京和全国各地白菜种质资源的基础上进行选育工作,一边研究一边试验,一边示范一边推广,科研进展迅速。1975年,京郊大白菜病毒病流行,当时研究团队刚刚推出大白菜新品种——北京4号、26号、88号、97号、北京106号等都体现出了大白菜一代杂种抗病、增产的突出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1976年杂种一代大白菜在北京近郊仅示范种植1000亩,1977年就扩大到6000亩,1978年猛增到2万亩,同时使大白菜亩产稳定在1.5万斤左右,为保证北京大白菜市场的供应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北京地区菜市场近90%的大白菜,都是我们培育的品种,东北三省、天津等地,基本用的也都是我们的种子。”干了40年白菜育种工作的徐家炳不无自豪地说。
“我记得进入80年代后期,北京冬天的大白菜越来越多了,我们也不用排队抢菜了。大白菜的品质也有所改变,比原来耐寒、耐储存了,冬天家里不用天天晾菜、翻菜,省了很多劳力。”齐景芬颇有感触地说。
品种推陈出新,大白菜华丽转身成“常态菜”
如今,走进冬季的北京菜市场,各色蔬菜琳琅满目。但是,在众多北京人眼里,大白菜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常备菜。
“随着育种和栽培技术的发展,大白菜已不再是秋冬菜的代名词,变成了一年四季都可以享用的常态菜。”张凤兰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白菜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白菜生产以秋季生产、秋冬季消费为主,现在发展成一年四季皆有生产、周年供应;过去白菜品种以追求大球型、高产耐储藏品种为主,现在逐渐转变成大、中、小球均有需求,并逐渐出现了小型白菜、娃娃菜、苗用白菜(快菜)等多种产品形式。品种和类型的不断变化,让大白菜实现了‘华丽转身’。”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4-20/18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