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北京大白菜的“变迁”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4-20  互联网

    图为优质多抗耐贮运秋播大白菜品种京秋3号(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曹茸 吴佩

    “以前,只要一到立冬季节,我们全家人都要排队去买大白菜,成百斤上千斤地买,然后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楼道里,那景象可壮观了!”83岁的北京市民齐景芬每每回忆起过去囤大白菜的情景,总是感慨万千,“囤大白菜,那可是当年北京入冬前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

    和齐景芬一样,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匮乏时期走过来的北京人,对大白菜都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购买、储存大白菜成为了他们共有的城市记忆。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北京人在冬季能吃到的蔬菜种类越来越多,同时春、夏、秋大白菜品种的上市,也使白菜由冬季初春菜谱上当仁不让的“当家菜”,发展成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常态菜”。

    然而,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北京人吃到的大白菜大部分都来自于同一支育种团队培育的品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耐寒蔬菜育种研究室白菜育种课题组。正是研究室三代科研人员长达40年的努力,才让一粒小小的白菜种子满足了不同时期北京老百姓的餐桌需求,保障了“菜篮子”供应的安全。

    培育丰产品种,成就特殊年代里的“当家菜”

    上世纪90年代之前,由于受季节的限制,北方冬天的蔬菜主要以大白菜、土豆、萝卜为主。一棵大白菜能由里吃到外,从头(立冬)吃到尾(春分)。可以说,整个冬季,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蔬菜能够像大白菜一样在北京人的生活里不可替代。

    “当时,大白菜是北京人餐桌上名副其实的‘当家菜’,大白菜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了国计民生。时至今日,作为全国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每年秋白菜的价格直接影响着蔬菜市场的价格走势,是名副其实的‘镇价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种部首席专家、耐寒蔬菜育种研究室主任张凤兰博士告诉记者。  

    “大白菜要丰产,就需要在种子上做文章。好的品种是大白菜丰产稳产的关键,良种的贡献率可以达到30%以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白菜育种专家、耐寒蔬菜育种研究室前主任、现年72岁的徐家炳研究员如是说。他回忆道,建国初期,北京大白菜主要用的是农民自留种的常规品种,抗病性差。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三大病”(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泛滥,使大白菜大量减产,有一年甚至歉收达50%。为此,1972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门成立了白菜育种课题组,主要培育抗病、丰产、耐储藏的高产大白菜品种。

    成立之初,课题组成员在广泛搜集北京和全国各地白菜种质资源的基础上进行选育工作,一边研究一边试验,一边示范一边推广,科研进展迅速。1975年,京郊大白菜病毒病流行,当时研究团队刚刚推出大白菜新品种——北京4号、26号、88号、97号、北京106号等都体现出了大白菜一代杂种抗病、增产的突出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1976年杂种一代大白菜在北京近郊仅示范种植1000亩,1977年就扩大到6000亩,1978年猛增到2万亩,同时使大白菜亩产稳定在1.5万斤左右,为保证北京大白菜市场的供应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北京地区菜市场近90%的大白菜,都是我们培育的品种,东北三省、天津等地,基本用的也都是我们的种子。”干了40年白菜育种工作的徐家炳不无自豪地说。

    “我记得进入80年代后期,北京冬天的大白菜越来越多了,我们也不用排队抢菜了。大白菜的品质也有所改变,比原来耐寒、耐储存了,冬天家里不用天天晾菜、翻菜,省了很多劳力。”齐景芬颇有感触地说。

    品种推陈出新,大白菜华丽转身成“常态菜”

    如今,走进冬季的北京菜市场,各色蔬菜琳琅满目。但是,在众多北京人眼里,大白菜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常备菜。

    “随着育种和栽培技术的发展,大白菜已不再是秋冬菜的代名词,变成了一年四季都可以享用的常态菜。”张凤兰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白菜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白菜生产以秋季生产、秋冬季消费为主,现在发展成一年四季皆有生产、周年供应;过去白菜品种以追求大球型、高产耐储藏品种为主,现在逐渐转变成大、中、小球均有需求,并逐渐出现了小型白菜、娃娃菜、苗用白菜(快菜)等多种产品形式。品种和类型的不断变化,让大白菜实现了‘华丽转身’。”

    “春天的品种要晚抽薹,夏天的品种要抗热、耐雨水,秋天的品种要抗病、耐储存、耐运输,不同季节对大白菜品种的要求各不相同。要把大白菜育种真正搞好,那就要搞系列配套。”徐家炳的一席话道出了课题组近年来主要的研究工作。

    一直以来,白菜育种是“十年磨一剑”。自1995年起,课题组采用先进育种技术,使育种时间由过去的10年左右缩短到4~6年,全面提升了育种效率。近年来,课题组一方面做品种的周年供应,从过去只是根据华北地区地理特点做冬储大白菜品种选育,向进行不同季节的品种配套培育转变;另一方面丰富产品类型,从过去培育单一类型品种,向培育不同产品类型的品种转变。

    目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培育的大白菜品种依然占据着北京地区80%的市场份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2%~15%。1997年以来培育出的“北京新三号”和“京秋3号”大白菜品种,由于具有抗多种病害、高产、优质、商品性好、耐储运的突出优良特性,成为北京、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主栽大白菜品种,更是满足大白菜北菜南运需求的唯一品种。

    近十年来,团队培育的一大批优质、多抗、丰产,早、中、晚熟配套等系列大白菜品种,不但能满足北京老百姓的需求,也辐射到全国。据统计,育成品种的累计推广面积超过6000万亩,获直接经济效益(种子销售产值)2.24亿元。

    培育专用品种,让大白菜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时值春耕,种子代理商雷瑞军今年又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购买了3万斤的白菜种子。他告诉记者:“10年来,我每年都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进种子,每年推广10多万亩,基本覆盖了北京各个郊区县,品质好,收益高,农民也都爱种。”

    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小杜社村菜农李淑英,回顾自家的5亩大白菜:“我们北京人爱吃大白菜,去年我种的‘新三号’白菜增产了,效益不错,我今年还要继续种。”

    “我们育种工作者,一要为种植者想,要育出满足生产需要的品种;二要为消费者想,育出好吃又好看、满足不同口味消费者的品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白菜育种课题组的余阳俊研究员告诉记者,作为国内最早选育娃娃菜品种的团队,2007年,“京春娃2号”品种的问世,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按照一亩地1万棵娃娃菜算,每棵批发价售卖5毛钱,农民每亩地至少能挣5000元。

    从1972年到2012年,经过40年的奋斗,如今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白菜育种课题组,已经成为了全国顶尖的白菜育种团队,育成审定的大白菜品种40多个,种子畅销全国,大白菜和小白菜育种水平及其产业化规模居国内领先水平,2011年种子销售量突破70万斤,销售额突破2800万元,国内同行业产业化规模第一。白菜育种课题组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部、市级以上奖励12项。

    “如今,人们更加追求白菜的品质、口感,这也要求我们的育种目标要与时俱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张凤兰表示,今后,研究团队一方面要坚持做抗病育种工作,因为病原菌的不断变化,抗病品种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研究者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白菜品种的专用化,即要让品种的使用更专业,如大棚用品种和露地用品种就要有所区别,南方、北方使用的品种要求不一样,高海拔高原(高山)蔬菜基地要使用专用品种,还有满足不同消费习惯的娃娃菜专用品种和苗用白菜(快菜)专用品种等,从而实现专业化生产需要。

    作为课题组第三任主持人,张凤兰从事了20多年的白菜育种工作,她认为,育种工作需要慎之又慎,她说:“种子是特殊商品,本身并不值钱,一袋50克的白菜种子就可以种一亩地。可一旦这50克种子种下去,出现了问题,至少会造成1000元钱以上损失。好与差的品种光看种子本身看不出差别,只有种出来以后才知道,但是种出来后,损失已经造成了。作为育种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种子的质量,要对农民负责。”同时,张凤兰认为,大白菜目前已成为国际蔬菜,栽培区域不断扩大,今后的国际竞争肯定异常激烈,团队的育种科技工作者应和国内同行携起手来,保持中国白菜育种的优势地位。

    目前,研究团队通过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成功培育出了桔红、黄心、紫色等彩色大白菜新品种,销往高档宾馆和超市。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曾经对于北京人具有特殊意义的大白菜,又将成为新时代的富贵菜。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4-20/18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