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直面城乡结构转型的历史节点


    随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当前,我国城乡工农关系的调整在总体上进入了一个决定未来走向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期,城乡工农关系处在加速调整组合状态。城乡产业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推动城乡工农关系、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发生了重大调整。特别是在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9079万人,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这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几千年来历史上所没有的,可以说最深刻的变化。中国数千年的朝代更迭,近代百年的风云激荡,都没有改变的一个基本事实:农业人口始终占多数。2011年,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一看似细微的数字变化,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欣慰振奋的同时,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科学把握这一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演变。

    综合分析当前的“三农”发展形势,可以归纳出以下六大变化:一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在减少。特别是城市郊区的好地大量被征占,即使土地不减少的地方,耕地质量总体也在下降。从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耕地总面积看,自2001年的19.14亿亩,到2008年的18.257亿亩(2009年至今的数据未公布),全国耕地保有量尽管仍在18亿亩红线之上,但仍呈减少趋势,且逼近18亿亩红线。“红线”还能守多久?已经成为必须警惕的重大疑问。

    二是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农村人口在减少。特别是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在减少。2011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降到50%以下,为48.73%,农民工总量达2.53亿人(相当大的部分已被统计为城镇人口),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青壮年农业劳动力占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足50%。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三是随着搬迁扶贫、集中居住等政策的推行,一些地方自然村甚至行政村合并速度加快,农村村落在减少,农村学校显著减少。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全国农村小学数为512993所,2009年为234157所,减少学校数合计278836所,总量减少了一半多。在村落合并过程和空心村的建设利用中如何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好农民权益,保持好农村风貌和生态,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值得认真研究。

    四是随着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比重的稳步增加,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在减少,2009年首次跌破50%,2011年仅为46.2%。农民收入增长方式的显著变化,对进一步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具有重大参考意义。

    五是随着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土地规模经营程度的提高,以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为市场主体的农村生产力新格局正在形成。根据农业部监测,近年来我国农村小规模生产经营的农户在减少,规模种养户迅速增加,2011年畜牧业规模养殖水平超过50%,全国已经建立超过52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重已达15.2%。这种变化体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必将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六是随着农村阶层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和农村人口流动常规化,农村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目前全国约5800万留守儿童、4000万留守老人、数千万留守妇女作为农民工的家属坚守在乡村,形成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社会管理面临新的课题。

    这六大变化,大都是自后稷教民稼穑以来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新现象。其中,有很多是积极的变化,也有不少是明显的问题,甚至是棘手的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妥善因应。

    社会转型过程中“三农”发展的深化改革期

    当前,把握好城乡工农关系调整的关键期,清醒认识其中的新变化,努力让新的“黄金期”不断延续,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三农”发展再上新台阶,意义非比寻常。

    我国正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农业农村由此发生深刻变化,各种要素由静态到动态、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多元加速转变,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最早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实施30多年之后,“三农”事业再次来到了迫切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推动新的发展的重要时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群众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