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农技推广的好榜样渠立强


    渠立强领导的土肥站虽然只有5个人,但却建成了全省一流的土壤肥料化验室,拥有先进的化验设备。此外还有一个种类齐全的资料室,收藏有关专业书籍500多种、1000多册,实物图片3000多幅,全是渠立强多年收集、积累起来的。同事们说,这些资料凝聚了渠站长20多年的心血,他把这些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单位让大家共享。农委大院内其他站(所)的同事找不到资料,都会跑到土肥站找渠站长。在大家眼中,渠立强就是一部“百科全书”。

    他20多年带着科技装备的脑行走农田面对农民,在基层农技推广岗位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对此,曾经有许多人反复问渠立强同一个问题:“你整天和土疙瘩打交道,后悔吗?”忍着透析后剧烈的反应,渠立强平静地告诉他们:“我无怨无悔!因为,献身农业,致富百姓,是我一生的追求。”

    他用一个现代农业科技装备的脑,为基层农技推广建功立业,为农民送去了开启土地增收的金钥匙。

    新时代的焦裕禄

    常年超负荷运转的渠立强,在2005年的一次体检中查出肾癌,他瞒着领导和家人,忍着腰部剧痛,坚持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工作后,才在领导命令下于2006年春节后,到北京接受住院手术,此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期。

    启程前,他特意带着妻子回了一趟距县城30里的农村老家——凤城镇渠集村住了两天。村前村后,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的亲切熟悉,一年中,他不知道要回来多少次,看望年迈的父母,帮助家里收秋种麦,给乡亲们答疑解惑。而这次回来,他是向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做最后的告别,因为他不知道此去北京手术,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痛苦与希望交织中,他给老爹老娘磕头后,又挨家挨户给那些看着他长大的长辈们磕头。临走,他只把深藏内心的秘密告诉了兄妹5人中的大哥,将孝敬父母的责任再三拜托,大哥听后,兄弟俩抱在一起放声痛哭……

    手术分两次进行,先切除左肾有病部位,再摘除右肾。出院后休息不到一个星期,一心挂念工作的他强忍术后服药带来的剧烈副作用,劝服妻子,以半个肾的支撑回到心爱的工作岗位。他不断地这样告诫自己:“工作要紧,坚持就是胜利!”

    病情最终没能瞒住父母,已病重卧床的父亲不能动,76岁的老娘拄着拐杖心急如焚地到单位找见儿子心疼地说:“孩子,回家吧!就是丢了工作,也要保住命啊!咱家还有几亩地,养得起你啊!”渠立强再也抑制不住,流着泪说:“妈,您的心情我能理解,眼下单位正忙,我怎能离开呢!等忙完这阵子,儿子一定回家陪您老人家。”渠立强的这一承诺,终因工作离不开没能兑现,不久父亲便去世了,正在指挥生态县验收的渠立强,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渠立强病后的6年多来,最让他感到愧疚的还有相濡以沫的妻子和寄予希望的儿子,多年紧张工作,使他无暇顾及家庭。下岗多年的妻子孙瑞琳含着泪向记者讲述,结婚时丈夫曾许诺将来要带她去北京玩,去云南四季如春的昆明……直到陪护去北京治病,出院后撑着刀口未愈身子的丈夫,执意带她去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敬献了花篮,又去了故宫,以此来兑现当年的承诺。“唉,俺知足了,嫁给立强这样的丈夫不后悔!”

    就在记者此次采访时,与生命赛跑的他,又在开始攻克推广难度最大的经济作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刚刚发表的5000字的《无公害苹果生产与土肥水管理技术探索》论文,是他对全县45万亩果园的最新研究成果。

    2011年10月,丰县农业系统的部分老同志,就渠立强的感人事迹联名致信省农委主任,呼吁江苏省农口干部职工应该以渠立强为榜样,献身“三农”不动摇。记者此次采访时见到了其中的三位:县土肥站原站长刘永华、县农委办公室原主任吴正贤、果树研究所所长刘靖,他们饱含深情地讲述,一倾农口干部对渠立强的崇高敬意。

    曾与渠立强朝夕相处11年的刘永华含着泪说,立强心里装的全是农民,即使在北京手术住院的病床上,他还不忘打电话嘱咐我,一定代他去省里申报为农民增产增收的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他把农民的事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

    在丰县干部和群众眼里,渠立强是一个心里始终装着农民的科技好干部,是农技推广战线的好榜样,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我们当代的焦裕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生态农业 农学 无公害农产品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