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农技推广的好榜样渠立强


扎根田地的脚

    心里想着哪儿,脚步就会跟着走到哪儿,这就是心里装着全县农民的渠立强。即使在罹患肾癌后的6年里,每年仍有一半时间行走在田间地头,丰县120万亩耕地是他轮转不停的露天办公室,全县14个镇360个行政村,无有遗漏地印下了他推广农业技术的脚印。在丰县大地,只要一提土肥站渠站长,庄户人家几乎家喻户晓。因为是渠站长推广的农业技术帮他们解除了一个个困难,实现了一次次增产丰收。

    距县城15里的常店镇,是渠立强的农技推广示范基地和配方肥试验基地。小麦、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好多都是在那里搞的。在该镇服务大厅,记者正遇到来咨询的裴庙村农民瞿先果,刚提渠站长,他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那亲切熟悉的语气如同兄弟。

    他说:“俺这地方是盐碱地,过去1亩地费老大劲儿也就能收入千八百块钱,自从渠站长来搞测土配方施肥,村里600多户种洋葱大蒜(间种棉花或玉米),1亩收入至少五六千块钱。从选点、布局、施肥、管理到收获,每到关键环节,渠站长都下来指导,向农户推广新技术。村里人都知道他的手机号码,我们只要遇到土壤肥料和植保方面的难题,一个电话,他就会跑来帮助解决,事后连茶也不喝一口。前半个月听说渠站长在医院透析,俺老百姓都盼着他早日好起来,他可是难得的好人啊……”

    在渠立强专门研究土壤、改良土壤的县土肥站,记者见到了刚刚下乡回来的副站长侯宗海。南京农业大学毕业的他,自2003年就跟着渠站长一起采集土样做化验分析。他至今清晰记得2006年8月,手术后的渠站长带他去首羡镇采土样的情景,因没有道路,好多需要采样的地块因汽车无法到达,上千米的距离他们只能背着工具徒步行走。头上灼人烈日,脚下滚烫热土;渴了矿泉水,饿了方便面;年轻力壮的健康人对此尚觉吃力,而只存半个肾的渠站长竟毫不在乎。同事们心疼他,劝他少干点儿,他却总是乐观地说:“不要把我当病人!”

    据了解,仅2006年,渠立强带领他的团队,在规定时间内就完成了对全县120万亩耕地上的6000多个土样的采集和化验分析任务,由此不难想象,渠立强的双脚要走进多少块田地?

    正是他们这双永不停歇行走于大地的脚,为丰县大面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打下坚实基础。渠立强以一双扎根田地的脚,带领团队踩出了确保全县农业丰收的良田沃土。

    科技装备的脑

    当今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支撑,基层农技推广干部担负指导农民将科技最终转化为生产力的重任,要求脑子里要有足够的科技知识储备。

    原本学农学专业的渠立强,面对所从事的工作,给自己约法三章,即每天看一小时的专业书籍,每天收集一次农业信息,每天写一篇工作体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写出了大量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论文和农业生产技术意见,其中有2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获省自然科学基金会一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一项。凭着不懈的探索学习,渠立强用最短的时间成为精通土壤肥料学、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农业建设的农技推广专家。

    丰县农委主任李以林深情地介绍,自农业部开展“沃土工程”建设以来,立强作为丰县的首席土壤肥料专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专家,更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项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性比较强的项目,立强通过化验土壤养分含量,确定施肥的成分和数量,同时也避免了资金的浪费。2006年以来,他在全县镇村巡回举办培训班和技术讲座206次,培训农民15750人,发放培训资料8.2万份,发放施肥建议卡17万张,召开科技大集16场次、现场会5次,制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电视节目6次。

    依靠科技装备的大脑,渠立强先后完成了2个国家级、3个省级和38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制订发布了4个省级和9个市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组织申报了全县28个无公害农产品和8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编制完成的丰县“十五”期间节水农业实施方案,成为农业部节水农业示范基地的指导性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建立了丰县1000亩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在他主持编写的《丰县生态农业建设“十五”规划》指导下,丰县荣获了全省生态农业县称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生态农业 农学 无公害农产品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