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发展道路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部分领域和学科已经居于世界前列,整体水平已经跃升到发展中国家前列,正在向世界前列迈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要求,到2020年,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实现大的突破。要坚持把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大幅增加财政投入,全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广服务能力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让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能够安心工作、潜心研究、热心服务,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大幅增加公共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建立完善符合农业科技规律的支持策略。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体现了一个国家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保障。2009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仅为0.6%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2%以上的比例,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的发展中国家1%的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因此,要进一步明确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要建立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GDP、政府科技投入、政府财政收入挂钩联动的长效机制。考虑到我国农业的“重中之重”地位,必须要保证农业科技投入强度高于全社会科技投入强度,农业科技投入增长速度高于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在重点领域的新突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首先要在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上占领制高点、取得新突破。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强化协作,尽快攻克一批限制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要把握好农业科研创新的重点和方向,加大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实施力度,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撑,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要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和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创新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大协作机制,形成创新合力。
提高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水平,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农业科研成果只有落到田间地头,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农技推广应用仍然是农业科技工作中最为薄弱、最需加强的关键环节。要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针对科技上下游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全面推进推广体系与科研体系对接,通过科技入户、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院(校)县共建等形式,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明确科研教学单位和科研人员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帮助建设试验示范基地、解决基层农技人员技术难题的责任。同时,引导鼓励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开展农技推广,加快构建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其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科教兴农的后劲。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是关系农业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要把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以培养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和完善体系为保障,紧紧抓住培养和使用两个关键环节,以培养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重点,积极推进部部合作、部省共建,创新农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和特岗计划等,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生产型、经营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为重点,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农业科技整体效率。体制机制是保障农业科技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针对农业科技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要下决心对农业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加快建设和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支撑有力”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坚持“课题来源于生产、成果应用于实践”的科研理念,建立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主的评价考核机制,淡化奖励、论文等指标,突出对生产的实际贡献。强化联合协作机制,围绕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实行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的联合协作,形成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强大科技合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2-07/17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