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体制机制不顺,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我国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队伍是全世界最大的,但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农业科技管理分属不同层级、多个部门,缺乏有效的会商协调机制,缺乏高效的顶层设计。一方面是农业科技力量主要集中于产中领域,产前、产后科技力量匮乏,中试转化、产业化等环节相对薄弱;另一方面中央、省、地三级农业科研机构之间科研分工不明确,科技立项与评价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缺乏科技人员向农业科技主战场流动、向企业流动、向基层流动的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
依托国情推动农业科技大发展
新时期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三化同步”对农业科技的新要求,紧紧围绕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为目标,坚持立足国情实际和产业特点,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发展的道路,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广应用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坚持公益性定位。农业科技成果的用户主要是农民,农业科技成果的受益者主要是农产品消费者。多数农业技术属于公共产品,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因此应以政府投资和公共科技部门研发为主。坚持公益性定位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科研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强化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的责任,加大对农业科技连续稳定支持力度,完善符合产业特点的农业科技评价体系,强化不同生态特点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和产前、产中、产后的联合协作,促进农业科技事业沿着正确轨道科学发展。
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农业科技产业导向是农业科技的本质要求。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到向以现代科技为主要支撑的现代农业的整个历史演进过程,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一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脱离农业科技的支撑,农业产业将会裹足不前;脱离农业产业的需求,农业科技将会失去进步的动力和方向。坚持产业导向就是要把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农业科技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检验农业科技成效的标准,以产业目标为导向推进农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示范,强化农技推广和新型农民培训,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和水平。
坚持联合协作。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仅取决于科研、推广、培训等各个创新主体的活力,更取决于宏观战略目标的协调一致性,必须统筹好科研、教育和推广三者关系,推进上中下游衔接,发挥农业科技整体效能。坚持联合协作就是要瞄准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努力打破部门、地域、行业、单位、学科界限,推进农业科技人员形成联合团队,推进中央、地方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等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建立农科教紧密衔接、产学研密切协作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促进农业科技大突破大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只有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才能牢牢掌控产业主动权。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事例告诉我们,关系产业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正是因为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坚持自主创新,拥有了转基因抗虫棉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有效促进了一批农业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迅速崛起。坚持自主创新就是要立足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供给能力,在农业科技前沿和高技术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价值的核心技术,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人才为本。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推动者,是实施科技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的有力支撑。坚持人才为本就是要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强化人才主体作用,营造良好氛围,积极调动农业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用好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加强科研、推广和农村实用人才三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并使之协调发展,建设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为农业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2-07/17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