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王洪全的“村官路”


    “没想到,小王书记致富有一套!”

    王家嘴村是全区有名的贫困村,一直没有自己的主导产业,村里600多名青壮年劳力常年外出务工,土地撂荒十分严重。2008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仅2500元。王洪全与“两委”干部反复商议、论证,发现王家嘴村紧临河边水源丰富,撂荒土地多,利于大规模种植,又因为距离西充县城较近,便于销售,于是决定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打造城区“菜篮子”。

    为了“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王洪全决定自己带头示范。2009年,他与3名村民合伙承包了村里那口13亩的山平塘,搞起了水产养殖,承包费用为4500元经营8年。

    以前曾经有村民承包这个水塘养鱼,但因管理不善亏了本,此后便放弃了。亏本的原因是,每到下雨时,山上的雨水便灌进水塘,大水漫过溢洪道下泄,把水塘里的鱼冲走了。王洪全等接手之后,在溢洪道上增设了钢筋栅栏,以便下雨时大鱼不被冲走,这项仅几百元的投资,便改变了养鱼环境。2010年,他们卖鱼收入2万多元,第一年便挣回了8年的承包费,还大有盈余。

    紧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搞起了西瓜种植,实现了每亩比种粮增收2000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民看到王洪全成功搞了两个特色种养项目,纷纷到他家里取经,希望他带着自己一起发家致富。他趁机带领全村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土地流转,迅速发展起西瓜与花生、番茄套种基地150亩,并涌现出王太、罗成贵等一大批养猪、养蜂、养兔大户30多户,全村产业发展初见成效。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当年实现人均增收450元。说起村里养殖业的发展,几个养殖大户感叹:“多亏了小王书记带头,不然,我们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投入这么多钱去搞养殖哦!”。

    为给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王洪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以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开展“菜单式”播放,实现了“群众想看啥,站点播放啥”,受到广大村民的欢迎。

    如今,村里多数人家发展了蔬菜种植,走在村里的田间小路上可以看到,一块块菜地连成了片;而在镇街上那些卖菜的人,多数是王家嘴的村民。

    “没想到,‘两委’能把路修好!”

    “要想富,先修路”。但在任何一个村庄,修路都是对村干部的极大考验,因为这项工作涉及集资、占地和拆迁,有人不愿意集资,有人不愿意让地,村干部要做说服工作,压力很大。

    说起修村内道路,王家嘴的群众都有怨言。因为原“两委”班子扯皮内耗,这个1.3公里长的村内道路工程已经被搁置了两年之久。2009年,王洪全和村“两委”决定重抓这项工作,但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群众对修通这条路已经失去了信心。一位群众说:“原来的班子修了几年都没有修通,你们几个想都别想。”面对巨大的困难和压力,王洪全没有退缩,当时正是农忙时节,他带领“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一边帮助群众做农活,一边宣传政策,给群众算经济账,讲修路的好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统一了群众的思想。一位曾经的“钉子户”在王洪全“五顾茅庐”的耐心劝说后,感动地说:“你白天帮我们干活,和我们谈心,晚上才做自己的家务活,我真的是被你感动了,不管是集资还是投劳,都算我一份!”

    思想统一了,工作就要快速跟进。王洪全负责集资工作,他针对过去修路中群众对党支部大包大揽的不满,创造性地提出了“群众主导型”修路模式,就是让村民自主决定钱怎么集、线怎么走、地怎么调、路怎么修、账怎么管,一切都由全村群众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一招充分调动起群众修路的热情,仅5天时间就完成了计划集资的80%。修路期间,王洪全自己当小工,扛水泥、拌砂浆,天天吃住在工地上。在王洪全和“两委”干部的带领下,不到一年时间全村筹资40多万元,修建了一条1.3公里的水泥村道、3条总长为5.7公里的碎石村道和3.8公里的通户便民路,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给全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西瓜 管理不善 丘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