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安居 就业 改制


    根据规定,被征地村民中年满45周岁不满55周岁的女性、年满50周岁不满60周岁的男性,按380元/月的标准享受10年就业生活补助金;55周岁以上女性、60周岁以上男性,按400元/月的标准享受基本生活保障金。

    “由于安置工作扎实到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协同开展,使我们这里出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不少未征拆的农民主动向政府提出,要求尽快征迁,以便早日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丁战勇说。

    集体财产股权改制——开启富裕之门

    在郑东新区五洲汇富社区门口的保卫室里,居民周建国一边填写登记册,一边和记者唠嗑。这位古城村失地农民如今的身份有五洲汇富社区的居民、社区办工作人员、村集体公司的股东。

    “征地后,东周村的人都成了五洲汇富公司的股民。就我们家而言,算下来,我们一家5口人2010年分了6000多元的红利。现在公司正处于上升期,每年的分红都在涨,2011年就涨了60%。”周建国说。

    在周建国看来,如果当初不实行集体财产股份制改造,或者属于自己股份的4800元一次性拿走,现在哪还会有这么多的“福利”。

    2003年,由于郑东新区的开工建设,位于市区东南部的管城区圃田乡东周村2800多户村民,也将随着周边乡村实施整体拆迁。在征迁过程中,村庄进行安置补偿后,还留下了一部分集体财产。

    如何盘活这部分资产?如何为全体村民谋利?东周村村委会几经商议后决定,将资产评估后作为资产成立股份制公司,股权量化到每个村民,并成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负责公司的运营。

    2006年1月,代表着全村村民利益的河南五洲汇富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1368万元,量化到每一个失地农民的股权为4800元。

    有了公司,村民们包干了安置小区的拆迁和建设,以及周边商铺的租赁经营,然后承包了周边几个社区的物业管理等。

    “我们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我们村集体自己的公司就做了。这不仅壮大了我们的集体经济,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工作岗位。”社区主任、五洲汇富实业公司董事长周云祥介绍:“物业公司的多数员工是经过培训上岗的东周村民。”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完成了村改居工作,并使五洲汇富实业公司成功转制,实现了由农村到城市、由农民到市民、由村民到股民的转变,从而跨入新的发展。”周云祥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总结 专项资金 订单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