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安居 就业 改制


    【核心提示】

    发展建设离不开征地拆迁,首先要让老百姓衣食无忧,不然不可能实现和谐发展。要让失地农民住得下来、生活得更好,不仅要给予合理及时的安置,更要让他们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稳定的工作,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本报记者 高文

    与昔日的农耕生活相比,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村民周建国告诉记者:“征地后,有了新房、新工作,有了医疗养老保障,每天过着按时签到、准点上下班的生活,自家剩余的钱还做了一些投资,成了村办公司的股民……现在一不愁吃,二不愁钱,日子越过越红火!”

    总结郑东新区经验,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新民说,自2003年启动第一个村庄征地拆迁开始,郑东新区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征迁、共谋发展,通过高标准补偿安置、严格程序实施阳光征迁、给老百姓预留好创业和经营用地等一系列举措,让大批失地农民长远生计有保障,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高标准安置补偿——铺就安居之路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乡镇村落发展到超过30万人口的新都市。十年间,郑东新区经济发展、新城建设一路高歌猛进。曾长期负责新区征迁工作的丁战勇说:“发展建设离不开征地拆迁,首先要让老百姓衣食无忧,不然不可能实现和谐发展。”

    如何让失地农民衣食无忧?郑东新区的做法首先是提高安置补偿标准。

    “在土地、附属物补偿上,我们一直就高不就低、就宽不就严。2002年,我们确定土地综合补偿标准为8万元/亩,中间多次调整,目前标准已达到16万元/亩。”丁战勇告诉记者,就目前全国的标准而言,16万元/亩高于大部分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补偿标准。

    除了进行货币补偿外,郑东新区还高标准规划建设安置小区。

    “按照人均90平方米的用地面积对群众予以安置,确保每人能够分到一套70平方米住房的同时,还预留了创业、经营用地。”丁战勇说,“与往日相比,村民住得更宽敞,日子也过得更舒心。”

    郑河村十组的刘艳花家就是一个例子。她一家共分到280平方米的安置房,其中一套130平方米的房子出租后,每月租金有1200多元。

    这一做法,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过去的农民‘以地为本’,现在进入城市,就变成了‘以房为本’。拿到房以后,每个人都成为房东。”刘艳花笑着告诉记者,“有些家里人多,能分好几套房子。一个月光租金就有好几千元,真的是衣食无忧。”

    据了解,目前郑东新区共规划了8个安置小区,小区按城市社区标准进行配套和管理。

      免费培训助上岗——架设就业之桥

    有了舒适的居住环境,稳定的收入,被征地农民的“再就业”工程被提上日程。

    “要让失地农民住得下来、生活得更好,不仅要给予合理及时的安置,更要让他们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稳定的工作,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赵新民说,“区管委会下了大力气广泛开发就业岗位,拓展就业渠道。”

    “对征地群众每户优先安排1名劳动力,并一律实行订单式免费岗前培训。截至目前,新区已免费举办各类培训班300余期,培训群众超过3万人。我们通过就业培训,让这些村民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一次不行培训两次,两次不行培训三次,直到他和用人单位满意为止。”赵新民介绍说。

    郑东新区管委会人事劳动局副局长茹乐峰介绍说:“管委会对新区范围内使用失地农民的用工企业,按照城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50%(目前是400元/月)和用工人数,给予2年补贴,目前已对100多家用工企业、4600余人次失地农民进行了补助。”

    “通过这一方式,我们先后帮助1万余名失地农民走上就业岗位。”赵新民说,“据统计,近年来,新区已有2万余人次被征地农民在政府扶持下实现了就业。”

    除此之外,为解决被征地农民失地的后顾之忧,郑东新区管委会还着手失地农民生活的“保底工程”——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劳动力和非劳动力安置费以及政府从土地出让金等收益中,按每亩1万元列支用于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专项资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总结 专项资金 订单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