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凌峰 通讯员 岳红亮
南和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属典型的传统农业县,2010年全部财政收入仅为1.53亿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家底薄弱的小县,通过广泛实施“扶贫济困”工程,已先后使1400多户特困家庭实现“居者有其屋,老者有所养,贫者有富路”,广受群众称赞。
让所有困难家庭过得有保障、有面子
几十年来,南和县三召乡南头村特困户65岁的刘改花和她的智障儿子只能住在三间破旧的土坯房里。2011年9月上旬,母子俩喜迁新居。摸着崭新结实的铝合金门窗,看着县里送来的新床、新柜、新桌凳,刘改花激动地说,“这都是政府给的,要是没有政府帮助,俺这辈子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
南和县委书记戎志学说:“‘扶贫济困’,目的就是让每一户困难家庭都过得有保障、有面子,这不是为了让老百姓感恩戴德,而是党委和政府的责任。”
为确保活动效果,该县专门成立了“扶贫济困”工程领导小组,县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协调,多方筹资近400万元,根据群众实际需求,为42户特困家庭翻盖了55间标准统一的新房,购置了55套新床、新柜、新桌凳,并送给2000到3000元不等的生活费;为564户困难家庭购置了504套新衣柜、204张新床和2000多元的生活费。2011年11月初,城镇集中供暖来临前,该县采取财政拿一些,单位经费挤一些,志愿者捐一些等多种举措,筹措近百万元,为837户困难家庭1549人送去煤炉、煤球、棉被、棉鞋等过冬物资及2000元左右生活费,确保每一位困难群众都能温暖过冬、幸福过年。
政府统一救助,志愿者广泛参与,结对帮扶
2011年初,该县通过逐户摸排、上墙公示等措施,最终确定606个不具备基本生活条件、需要立即帮扶的特困户。为此,该县向全社会发起了“献爱心”号召,广征“扶贫济困”志愿者,献爱心倡议书也在县内媒体连续刊播。短短几天,就征集到社会各界志愿者1100多名,接受捐款20多万元及大量救济物资,南和县每位县级干部都是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为调动志愿者帮扶积极性,该县对志愿者进行定期考核,并将帮扶效果列入干部党员评选优先提拔的依据。
前不久,家住和阳镇县西村的特困户申晓永夫妇又迎来了经常来串门的特殊“亲戚”,未等双腿残疾的申晓永站起来,“亲戚”连忙将“礼物”放在桌上,然后拉起了家常。申晓永看着一大堆棉被、棉衣、棉鞋和一台暖风扇,激动地说:“正在想借个钱给孩子大人添件新袄呢,这下不用发愁了,这暖风最适合俺这双腿了。”“给你媳妇联系了一份工作,过几天通知她上班……以后有啥困难,给我打电话。”原来他这位“亲戚”,就是“结对”帮扶他的志愿者——县委书记戎志学。
精准掌握困难群体生活状况,该保障的一户都不能落
“‘扶贫济困’要及时、精准、有效,该保障的一户都不能少。”南和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建峰介绍说,该县对全县所有困难户实行动态管理,如果志愿者在每月定期摸排中,发现由各种原因导致新的特困家庭产生,政府将立即纳入“扶贫济困”行列,并安排志愿者实施“结对”帮扶,直到实现生活有基本保障为止。自2010年11月份“扶贫济困”工程实施以来,该县原有的606户困难家庭中128户通过志愿者帮扶,找到合适工作,基本实现脱贫。经过重新摸排,又有838户因疾病等各种突发原因致贫,被纳入“扶贫济困”保障范围,并得到及时救助。
闫里乡河上村张永芬是动态管理的第一个受益户。2010年7月初,张永芬的丈夫因车祸去世,为丈夫治病欠的巨债和一双年幼上学的孩子,使张永芬全家生活陷入困境。8月下旬,县“扶贫济困”领导小组获悉这个情况后,当即将张永芬全家纳入低保和特别救助范围,一家三口每月分别享受60元的低保金和每季度3000元左右的政府特别救助金。
如今,“扶贫济困”工程已成为南和县常规性重点工作。该县通过政府统一救助和志愿者“结对”帮扶,已使100多户特困户有了致富门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1-04/177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