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法探索


    廖成莲

    对许多留守儿童来说,爸爸、妈妈就是电话里的声音,长期亲情缺失,代管不力,学校教育又有些欠缺,孩子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性格等方面极易出现偏离。据全国妇联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近三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他们的走向,不仅影响新农村的建设,而且影响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摆在了家庭和学校面前,我们必须足够重视,担当起教育的重任,为这批弱势群体带来希望的曙光。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隐患

    一是由于缺乏父母严格的管教,留守儿童常常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从而产生一些不良行为。二是由于缺乏家长及时的监管,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饮食、学习习惯。有关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较差占47%,中等偏下占41%,成绩较好占10%,成绩优秀仅2%。三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关爱和亲情的抚慰,尤其是住在亲友家里,常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自卑,情感淡漠,情绪低迷,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差,不愿意与他人交往。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整个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呵护、困惑的倾诉等,因此笔者建议:

    首先,家长尽量在家乡打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家长到外地打工也许可以挣更多的钱,但那些钱能够换来孩子美好的未来吗?“小时不育,长大成弯木。”孩子最需要关爱,最需要帮助。我公公现在是一个八十多岁的不识字的老人,他曾经在本地区房管局工作。他常说:庄稼不好是一季,孩子不好是一世。他的六个子女除了一个在经商,其余都走上了工作岗位,并且干出了不错的成绩,所有这些都时常让老人为当初的决策感到十分的惬意,也为当地人是否外出打工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

    其次,家庭监护人应不负重托,监管好留守儿童。作为监护人,应该将留守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担负起真正的监护职责来,认真地管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作为监护人,还应该加强学习,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关心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第三,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那么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在每一所中心校建立一个图书室、微机室。图书室每天晚上开放,让孩子进入图书室,养成阅读的习惯,在书的海洋中成长,对提高农村孩子的综合素质是很有利的。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个人档案和家庭联系卡。

    开展系列活动,促进留守儿童的智育发展和人格的健全

    我的教育理念是:对于班上的每一个孩子他们都是平等地生活在我们这个温暖的班集体里,接受老师们爱的阳光沐浴。在开展活动时,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平等对待,收到的效果是令人惊喜的。

    一是开展树“近目标”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自我激励就是积极培育自己的热情、积极性,树立信心。目标是灯塔,目标是指南针,目标就是前进的动力。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目标并不遥远,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树“近目标”,我们大家都有成就感。

    二是开展团队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未来知识、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需要的是人才队伍,而不是相互保守的单打独斗,我们要以宽容、愉悦和积极的心态,与人共处,共同完成神圣的使命。在开学初,学校组织开展拔河比赛活动,从拔河比赛中、在那种激烈的争夺中,教育学生要具有团队意识,培养同学们合作精神。

    三是开展“爱心盘点”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孩子在童年时期对人的苦难、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此时培养他们同情人、关心人是最佳时机,从小引导学生为他人付出是培养爱心的重要途径。每周开展一次“爱心盘点”活动,教育学生爱同学、爱老师、爱长辈、爱灾区的小朋友,长久以往,学生就会具有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缺失 外出务工 数据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