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全力推进强省建设


    今年10月11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建设农业强省工作会议。图为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等为获奖的优秀企业家颁奖。

    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和孝感市委书记黄关春、代市长陶宏等在春晖农业合作社考察粮食生产。

    湖北省副省长 赵斌

    “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开始,湖北就一直是粮食主产区之一,在全国粮食生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年,按照胡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以建设农业强省为目标,更加突出粮食生产“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着力提升粮食产能,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经受住持续干旱、旱涝急转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大灾之年再夺丰收,粮食总产达到477.7亿斤,实现建国以来首次“八年丰”,亩产突破386.3公斤,再创历史新高,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强化行政推动

    营造重粮氛围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大组织力度,强化部门配合,营造了重农抓粮的好环境、好氛围。近两年,省委、省政府突出将粮食增产作为“三农”考核目标的重要指标,将面积落实作为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的重要内容,连续两年以省政府名义下达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今年又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意见》,要求各地切实加强领导,尽早制定工作方案,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千方百计扩面积、增单产、保规划。针对今年旱情,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等省领导密集深入主产市县,靠前指挥,果断决策,创造性地提出了“高价买粮”的硬举措,先后调度和下拨救灾资金2.9亿元,支持地方抗灾救灾;号召全省“三万”工作队就地转为抗旱工作队,10万多名干部将足迹印在了田边沟埂、落在了粮食生产的关键时刻。各级各部门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全力以赴组织抗旱生产,积极采取大组织、大调水、大育秧、大作业、大投入的“五大”措施,坚决打赢了抗旱保春播促春管夺丰收的硬仗,水稻、玉米等大部分作物抢住了适宜播插期,为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突出政策扶持

    调动种粮积极性

    2011年,全省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已由2004年的4.5亿元增加到59亿元。按照中央要求,农业、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特事特办,4月上旬就将各项补贴分配到了县市。为确保政策落实,今年全省组织近10万名干部,声势浩大地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重点是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将惠农政策宣传落实列为活动的首要任务,将所有涉农政策编印发放到了农户手中,张贴到了村组墙头,让群众对政策更加清楚、种粮更有底气。省直各部门派出100多个工作组,分赴各个主产县市,帮助农民算好补贴账、效益账,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宣讲政策,督导落实,最大程度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2011年湖北粮食面积达到6183.13万亩,与2003年相比扩大846.43万亩。

    推进科技兴粮

    提高生产水平

    坚持抓创新、强手段,全方位推进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普及,靠科技挖潜力,向科技要产量,全省科技种粮水平稳步提高。大力普及优良品种,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速度由原来的5~8年缩短为3~5年,2005年以来完成了两次大规模品种更换,每次更换促进粮食增产5%~10%。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全省107个农业县市实行全覆盖,应用面积由2005年的2000万亩次提高到2011年的9042万亩次,化肥利用率每年递增1.1个百分点。大力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植保机防组织蓬勃发展,农作物机防率达到48%,水稻机防率达到60%以上,“十一五”期间共挽回稻谷损失80亿斤。同时,轻简化、机械化生产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2011年水稻轻简栽培面积达到1360万亩,机械化收获水平已达85%,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化解了农村劳动力紧张的难题。以技术组装集成为核心,从2007年开始,全省广泛开展了粮棉油优质高产创建活动,共建设部省级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926个,示范片内先进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比常规种植区域提高20多个百分点。据测算,目前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4%,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水稻 强化 马铃薯
上一篇 : 【核心提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