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藏茶的来源——南路边茶工艺


    南路边茶是指以雅安为制造中心,行销打箭炉及卫藏一带的藏茶,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经过民间艺人、工匠的上千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制作技艺标准和文化内涵。

    据说南路边茶的特殊工艺是偶然发现的。过去从产茶的雅安到藏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主要是通过茶马古道的人背马驮。在漫长的运输过程中,日晒雨淋,在高温湿润的条件下大量的茶叶堆放在一起,有的自然发酵成功,有的变黑变坏了。当茶叶运到藏区之后,当地藏民发现。发酵的茶叶味道更好,于是南路边茶独特制作工艺才被发现。

    南路边茶的原料主要是产自雅安雨城区周公山一带,多是一芽五叶到六叶的嫩度。分别在端午前后和白露前、大暑至立秋之间采割。茶农在采收之后会对原料进行初加工,这样的茶原料在收来之后就可以进入复加工的程序。

    南路边茶的制造工艺在唐代已初见端倪。在唐代,蒸青团茶的工艺已经形成,分为“晴采之、蒸之、搀之、拍之、穿之、焙之、封之”等七道工序。到了宋代,蒸青团茶的工艺得到了改进和提高。根据宋代文献的记载,宋代蒸青团茶的制造工艺主要有拣茶、蒸茶、榨茶、研茶、造茶、焙茶等工序。

    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制造工艺取消了“穿孔”一道工序,但是增加了“榨茶”工序,而“研茶”工艺则是在唐代“播茶”工艺上的发展。同时,由于宋代茶马互市兴盛。大量的四川绿毛茶运往西北边销,由于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压缩体积,采用蒸青团茶工艺制作成团饼茶。而在加工成团块的工程中,增加了一道工序,即二十多天的湿坯堆积。经过渥堆,毛茶的色泽逐渐由绿变黑。成品团块茶叶的色泽为黑褐色,并形成了茶品的独特风味。南路边茶独有的工艺初步成形。到了明代,蒸青散茶工艺出现,通过杀青、蹈制、渥堆、烘焙几道工序,将毛茶做成散茶。然后再将散茶经过筛分、拣茶、切铡、拼配、蒸热几道工序之后倒人篾篓内筑紧压制成“篾茶”。清末民初,南路边茶的制造工艺已完全成熟,形成了为一炒、三蒸、三蹰、四渥堆(发酵)、四晒茶、捡梗、一筛分等十八道工序。

    与云南普洱、湖南黑茶等制茶工艺不同,南路边茶有着自己的独特工艺渥堆和蹭茶。渥堆就是发酵,利用杀青过后的温度,把茶叶都堆在一起,一般在1.5—1.7米高,注意保温,让杀青后的叶子开始发酵。发酵的温度有严格的限制,如果太高则锅心的茶叶会烧焦甚至会自燃,如果温度太低又达不到发酵的目的,温度的控制完全是靠制茶工人的眼观和手摸。

    南路边茶的原料较为粗老,无法用手来揉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制茶工人发明了蹈茶的方法。整个过程在一个木质的蹈茶架上进行。将蒸好的茶叶放人麻袋中,捆紧袋口。蹈茶的架子是一个有坡度大约50度左右的木条架子,两边有扶手。蹈茶的工人将装好茶叶的袋子放在木架的最顶端。两个人手扶两边的扶手,站在麻袋上,慢慢地、有节奏的同时往下蹈踩茶袋。麻袋中的茶叶在压力和滚动力的作用下就会产生褶皱,逐渐形成细条。

    今天,传统的制茶工艺依然延续着自己的辉煌,在雅安的藏茶技艺传习所内,你会看到几口正蒸着茶叶的茶甑冒着热气,制茶师傅将蒸好的茶叶装入长条形口袋中,两名制茶师傅提着口袋就走上了溜板,然后扶着旁边的栏杆,两脚踩着长条形口袋,慢慢从溜板顶端往下滚……

    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为雅安南路边茶主产区所独有。南路边茶的优良品质在藏族同胞心目中享有崇高的信誉,是藏汉两个民族文化长期、连续的互动与交流的产物,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边疆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2008年,雅安南路边茶的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丁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发酵 渥堆 杀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