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药都”禹州再续华章


    本报讯  隆冬季节,河南省禹州市文殊镇王庄村的药材地里还是一派繁忙。正在收割迷迭香的农民张军说:“有了合作社,育苗、管理和销售再也不犯愁了。这不,到了收割的时候还有人来帮忙。”

    这样的药材专业合作社在禹州还有20多家。合作社一头连着市场、企业,一头连着千万药农,为药农提供信息、管理、销售等全面服务,同时还能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全面提升中药材种植水平。

    到过禹州的人才会有切身体会:一片片标准化种植的药材生机盎然,一排排现代化的中药加工厂房拔地而起,一座座巨大的药材物流库房旁车流不息——在“药都”禹州,中药产业通过提升创新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禹州市有着悠久的中医药文化历史,唐代即形成辐射全国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但多少年来一直延续了“集贸市场+零散种植”的传统产业模式。

    如何实现禹州市中药产业发展的新突破?禹州市委书记蔡全法一语道破:“唯有不断提升与创新,实施‘二次创业’,才能打破束缚,为传统药市注入活力,实现禹州市中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

    作为悠久中医药文化历史的载体,“禹州药市”是禹州市中医药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对此,禹州市自上而下认识一致。为了凸显在中国中医药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每年10月禹州市都要投入巨资举办“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节和全国中医药交易大会”,同时与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进行合作,通过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渠道,实现全国17家专业市场的信息共享。禹州对九天阿胶、九蒸九制大熟地等10余种道地药材实施了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对原有的药王制药和中药饮片厂等企业进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提升改造,开发中成药片剂、丸剂、颗粒剂等达10个剂型、117个品种,使“中风回春片”、“活血壮筋丹”等10余个品种被列入国家保护品种。

    不仅如此,禹州市还导入现代经营理念,投资近10亿元建成了面向全国的华中医药物流、万家医药物流两家中医药配送中心,年交易额达到20多亿元;吸引8家中药材加工企业先后落户禹州,进一步壮大了“药都”的产业实力。其中,以迷迭香抗氧化剂提取为主的河南省高科技企业森源本草,拥有48个专利技术;投资1亿多元的黑马生物制药,是农业部确定的生物兽药定点生产企业。目前,全市中医药企业已经发展到40家,年销售额达18亿元。

    据了解,禹州市作为全国唯一的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2011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41.5万亩,年产值6.6亿元。禹州市被批准为“全国中药饮片配送中心”,“禹州药市”已经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交易量连续10年位居全国药市第三,中药产业已经成为禹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李涛 吴辉 李晓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载体 土地 育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