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郜晋亮
自2004年青海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实施至今,7年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积极调整思路,强化措施,创新模式,以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为平台,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集中连片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扶贫之路正在成形。按照国家2000年的扶贫标准,青海省贫困人口(包括返贫人口)由2006年的119.3万人减少到了2010年的50.62万人,年均净减少贫困人口13.74万人。截至2010年底,青海省2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3490元,比2005年底增加了1500元。
为破解贫困地区资金难筹、人才难找、技术难求、产业难兴、产品难销、群众难富等难题,青海省多措并举,因地制宜,拓宽扶贫开发思路,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在“十一五”期间,共争取中央财政扶贫资金28.3亿元,年均增长1.16亿元。在2010年,争取中央财政扶贫资金7.93亿元,比2009年增加1.77亿元,增幅创历史新高。早在2009年,青海省就提出了新阶段扶贫开发“六个转变”和“六个结合”的新理念,为解决贫困地区面对的难题,理顺了体制,理清了思路。进一步完善了“省总负责、地区统揽、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管理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各地扶贫开发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瞄准贫困群体,异地搬迁改善生存发展环境
青海省坚持把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开发的主要抓手,整合各类资源合理攻坚,基本实现了项目村有基础产业、户有增收项目,水电路三通和学校、卫生室、广播电视三有目标,为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夯实了基础。
同时,按照“搬得出、有产业、快发展、能致富”的思路,采取集中搬迁、就近搬迁、插花搬迁、自主搬迁等多种形式,对无生存发展条件地区的贫困群众实施异地搬迁扶贫,积极发展特色项目村优势产业,切实改善搬迁群众的生存发展环境。据了解,“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共投入2.2亿元,实施异地搬迁项目135个,搬迁安置贫困人口5.07万人。搬迁村基本实现了有住房、有产业、有饮用水、有照明电、有硬化道路、有学校、有卫生室、有广播电视的“八有”目标。
强化利益联结,产业扶贫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坚持把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扶贫龙头企业实力增强作为产业化扶贫的目标,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植产业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合作社经济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青海扶贫工程实现了企业发展、农牧户增收的双赢。龙头企业直接间接辐射带动21.13万户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1780.5元。
近年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集中连片藏系羊养殖项目已经让这里的贫困户尝到了甜头。为落实产业政策,青海省扶贫部门在兴海县子科滩恰当村、纳洞村和同德县北扎村建起了藏系羊养殖项目,共投入扶贫资金327.38万元,扶持502户1674人购买1~1.5岁藏系母羊5700只,采取贫困户牲畜分组承包养殖分红方式,由养殖能手经营,年终户均分红800元,再加上贫困户草场流转,贫困户户均年收入增加2600元,人均可增收500元以上。在海南藏族自治州,一句“选好产业抓扶贫,振兴产业促致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立足治本目标,技能培训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十一五”期间,青海省扶贫开发累计投入培训资金2442万元,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贫困劳动力2.3万人。结合整村推进项目,强化实用科技培训和推广,培训项目干部和农牧民共21.5万人。同时,青海省扶贫开发局还积极组织贫困地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负责人及经纪人培训班,让学员们了解和掌握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管理、运行等基本知识,提高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贫困农牧民。
在玉树灾后重建中,青海扶贫开发局积极协调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员企业,在为玉树争取扶贫资金的同时,还开展各项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其中培训特种机械驾驶员32名,不仅让贫困牧民多了一项从业技能,也为玉树重建加了一把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07/17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