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抱团谋发展联手“拆”藩篱


    桐庐县离杭州市区60多公里,位于钱塘江中部丘陵地带。

    富春江、分水江(钱塘江支流)贯穿全境,山水秀丽,人文荟萃。严子陵钓鱼台、七里泷、瑶琳仙境、红灯笼外婆家等,均是国内旅游界知名景区,全县年接待国内外旅客540多万;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等新农村建设活动,也别具一格,渐入佳境;分水镇的制笔业,横村镇的针织业、凤川镇的食品业等等,块状工业更是特色鲜明。其中分水镇有“中国笔都”之称,年产销量65亿支,几乎可以给全球人手一支。

    一流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相对成熟的产业基础,十分活跃的民营经济,为桐庐的地方经济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规模偏小、工厂与农居混杂、镇村自身空间布局不合理等等弊病也开始显现。

    如横村镇,是当地的针织强镇,各类大小企业有不少,土地奇缺,镇政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就不再审批农民宅基地。许多农户只得几代人同住,虽然经济收入不错,但生活品质并不高。另一方面,当地也有一些农户经商、办企业等进了城,原有的农村住宅已无人居住,因缺乏一种有偿、规范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和城市身份认同,这些“老房子”仍然“屹立至今”,难以处理。

    集镇改造、村庄整治,不仅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撑,还要有相应的政策配套,二者缺一不可。为此,盘活现有土地存量,加快集镇改造,提升城乡生活品质,就成了第五协作组的首选。

    2010年底,第五协作组的第一个协作项目——桐庐县城农民集聚置换公寓城西区块(春江景苑)一期建设项目在隆隆的锣鼓声中开工。项目总投资1.9亿元,计划安置农户497户。这是杭州区县(市)协作中第一个用于农民集聚置换的项目,当地政府专门为此出台配套政策,对集聚置换农民的身份、意愿、补偿及费用结算等细则,都做出了严格的界定。

    借着区县协作的“东风”,桐庐县的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开始了新一轮的加速。

    分水镇、横村镇、富春江镇、江南镇等农民集聚工程相继落实、开工。其中滨江区所属的东冠集团与桐庐横村镇采用BT模式,签订了集镇综合改造工程,投资总额达35亿元,轰动一时。

    区县协作为三地的发展搭起了一个互动的新平台。据有关部门统计,至目前,第五协作组已签订16个《结对协作框架协议》和28个具体协作项目,内容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文教体卫、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其中二产转移项目13个,总投资19.5亿元,拟定中的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桐庐园区和杭州拱墅循环经济产业园桐庐园区已在当地建设之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四季青 山核桃 平原 基础设施建设
下一篇 :金凤牧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