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抱团谋发展联手“拆”藩篱

零零社区网友  2011-10-29  互联网

    □□柯丽生蒋文龙文/图

    上城区小营街道与富阳洞桥镇签订了“2+5”协作框架协议,,扶持山乡农民发展高山蔬菜扶持山乡农民发展高山蔬菜。。

    临安名特优农产品杭州直销中心在杭州下城区开张区开张。。

    建德市航头镇与杭州建德市航头镇与杭州祐祐康集团签署合作意向康集团签署合作意向。。

    淳安枫树岭镇立面改造项目淳安枫树岭镇立面改造项目。。

    拱墅区、桐庐县两地人大共同视察在桐庐的区县协作项目县协作项目。。

    杭州萧山区浦阳桃北新村

    2010年8月,一向以善于创新而著称的浙江省杭州市,开始推出了以“区县(市)协作”为主载体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杭州8个城区和杭州经济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市钱江新城管委会与市属5县(市)按照地域相连、产业相近的原则,建立5个对口联系、联动发展的协作组,确立以协调发展、合作共赢为目标,以产业共兴、项目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镇街结对、干部挂职为主要内容的协作机制。并要求各协作组设立专项协作资金,城区协作方还将在5年内累计向协作县市转移产业项目20亿元。

    城乡统筹之所以难,其症结就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杭州区县(市)协作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当地的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确立了一个互动、互利的新原则,“抱团发展,合作共赢”成了杭州加速城乡融合的一个新趋势。

    据有关部门统计,至目前,全市各协作组已完成镇街结对87个(除部分中心镇不参加结对外,覆盖率100%);互派干部挂职、人员培训共计1000余人次;区县协作专项资金全部到位,总额3.043亿元;签约协作项目195个,总投资153.2亿元。

    第一协作组:上城区、萧山区、富阳市(县级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上城区为杭州市中心城区之一,面积18.17平方公里,人口36万,是浙江省内重点医院、重点中小学、私募基金及风险投资等优质资源的高度集聚区。萧山区为杭州新城区,原为国内十大财政县之一,2001年3月设区。全区总面积1420.22平方公里,有人口121.98万,是国内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及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中国苗木之乡。富阳市位于杭州近郊,国内经济百强县之一,土地面积1831.22平方公里,人口65万。

    第一协作组的上城区、萧山区、富阳市(县级市),互相之间多少都有些渊源,萧山区与富阳市是同在钱塘江边的邻居,上游富阳段称“富春江”,进入萧山后则称为钱塘江。上城区与富阳并不接壤,可富阳却有许多企业都是从上城区“迁”去的,彼此都不陌生。

    各自的经济特点虽不相同,但互补性强。上城区是老牌的中心城区,医疗、教育、金融业等优质资源全省首屈一指;萧山区则是全市经济的龙头老大,工业、农业实力超群,民间资本充裕,对外投资十分活跃;富阳市为国内经济百强县,经济实力居5县(市)之首,其中有色金属、光缆、造纸业等,在国内久负盛名。三地经济都各有所长,又都各有所短,如城区的空间制约、而农村则是产业转型升级难等等。

    区县(市)协作的推出,为三地的抱团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城乡资源的进一步共享和优化、产业升级及空间布局的调整等等,都有了更大的余地。

    2010年底,经过紧张的筹备,区县(市)协作框架协议及产业、交通、旅游(运动休闲)、教育、乡镇结对等五个专项合作协议由上城区、萧山区、富阳市共同签订,并建立了协作项目库和资源项目库,区县(市)协作开始在三地全面启动。

    项目共建、镇街对接、旅游协作、教育协作等,动作频频。其中“萧山媒体看富阳”系列、上城区的“千人团游富阳”、“名医、名师、名家、名厨齐下乡”等活动,都轰动一时。

    萧山区产业发达,民间资本雄厚,侧重于产业项目开发;上城区教育、医疗、风投等优势明显,在教育、医疗、金融协作等方面多多出力。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协作组已签约产业协作项目16个,投资总额48.875亿元,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94.28亿元。另有6家企业以新增投资、收购、入股、扩建等形式落户富阳,计划投资11.22亿元。上城区的100多家风投公司也不甘落后,抓紧与富阳23家拟上市企业接洽,开展互利合作。

    其中,投资1.8亿,由萧山区杭州众联文化事业机构开发建设的杭州龙门客栈创意生态园,则是目前富阳市最大的旅游开发项目。

    富阳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故里,位于富春江畔的龙门古镇,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孙权后裔聚居地。据家谱记载,从三国时孙权到民国28年(1939年),孙氏已繁衍到65世。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是富阳旅游业的一张王牌。但多年来,苦于资金不足,开发规模偏小,景区的影响始终不大,独特的旅游资源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应。

    龙门古镇的成功开发,不仅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也提升了富阳市旅游业的整体实力。根据规划,新开发建设的“杭州龙门客栈创意生态园”,占地1500亩,设创意农业示范区、休闲旅游度假区、三国风情街、三国志拓展基地等四大主题区块,集三国文化、创意农业、旅游休闲于一身,填补了三国孙权故里无大型景区的空白。

    镇街结对也形势喜人,签约协作项目24个,涉及富阳17个乡镇的环境治理、风景开发、道路建设及新农村建设等多项内容;另有29所学校与上城区、萧山区结为一对一共建学校,并发放终身教育劵30万元,用于富阳市的教师培训等等。

    第二协作组:下城区、余杭区、临安市(县级市)

    做好产业平台协调“东”、“西”发展

    下城区为杭州市中心城区之一,也是杭州最大的商业区、商务区,区域面积为31.46平方公里,37.91万人口;余杭区为杭州新城区,经济发达,实力强劲,区域面积有1223.73平方公里,人口86.1万人;临安市位于杭州西郊,是国家级森林城市、国家林业重点县,面积3126.8平方公里,人口52万,是浙江省陆域面积最大的县和中国经济百强县之一。

    临安市位于杭州西郊,是国内林业重点县和国家级森林城市,境内森林覆盖率为72%,有清凉峰、西天目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地处天目山区,山高林深,地形地貌多样,呈东低西高走势,西部山区清凉峰海拔1787米,东部河谷平原的石泉海拔仅9米,东西海拔相差1770余米,为浙江省罕见。

    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了临安市与众不同的经济格局,东西部发展极不平衡。东部河谷平原工业产业集中,开发区、工业园等势头强劲。西部山区则是特色农产品的“天下”,“山核桃、笋干、竹笋、茶叶、中药材”等,在国内都久负盛名,有“中国山核桃之都”、“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竹子之乡”等等美誉。但由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产业集聚、人口集聚不足,集镇建设相应滞后,成为临安地方经济的一个“软肋”。

    其中位于浙皖交界的昌化镇,是浙西边陲的一座千年名邑,已有1300多年历史,距临安市驻地47公里。全镇区域总面积232.63平方公里,而常住人口却只有22000人,约90%为农业人口。集镇建成区面积为1.9平方公里,辖一个居委会。常被人戏称为“小马拉大车”。

    为加快西部山区的建设,2009年7月29日,临安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於潜和昌化副中心城市发展的若干意见》,将西部於潜、昌化二镇列入了临安市《一主二副》的城市化发展总体战略,以形成“中心带动、二副崛起、多镇突破”的区域新格局。但受制于自身实力的影响,西部二镇的发展速度,与东部河谷平原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

    对“大杭州”来说,临安是杭州相对欠发达的西部,对临安来说,於潜、昌化山区是临安欠发达的西部。为此,2010年8月,随着区县(市)协作战略的实施,如何进一步加快於潜、昌化二镇的开发建设,协调“东”“西”发展,就成了第二协作组的重点。

    三方商定:余杭区和临安市共同打造浙江省“科创产业集聚区”平台,重点支持昌化产业集聚平台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下城区重点支持於潜产业集聚平台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临安市规划一个合适的产业区块,重点用于两区二、三产业的发展。

    2010年底,根据第二协作组第一次联席会议精神,协作工作联络组前往於潜、昌化两个临安副中心城市进行调研。於潜镇工业功能区、城区中心广场建设,昌化镇昌化大桥改建,昌化工业功能区二期区块、市政基础设施(滨江路)及平台建设,产业转移、经贸互动、人才交流等五年协作项目开始正式启动。

    部门对接、镇街对接、干部挂职、共同招商、农产品进城、旅游推介、人力资源交流等等活动也随即全面铺开。

    余杭区科创园与临安市青山湖科技城是紧挨在一起的邻居,原来行政区划不同,双方各自为阵,互不往来。区县(市)协作之后,“二家”成了“一家”,联手前往武汉招商、招聘,既节省了费用,又扩大了声势,一举多得。下城区则利用自身商业区的优势,在市中心开设了一家拥有3500平米的“临安山货大卖场”,不光为临安农产品进城建起了一个大平台,也为杭州市民提供了便利。

    数据显示,至目前为止,第二协作组已确定协作项目50个,包括17个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项目和28个产业发展类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110亿元。同时,通过镇街结对项目调查摸底工作,共确定镇街结对项目32个,投资总额2.8亿元。

    江干区,原为郊区和蔬菜种植基地,目前是杭州最大的主城区之一,面积210.2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1.2万,登记外来人口40.02万,是浙江最大的食品、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之一。杭州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行政管辖面积104.7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0万,是杭州最大的产业集聚区。建德市位于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边,总面积2321平方公里,距杭州市高速公路里程108公里,有人口51.02万。

    许多人都说,第三协作组的三地政府碰到一起,是一种“缘分”。

    三地政府都处钱塘江边,建德市在上游的新安江水电站大坝下,江干和经济开发区则在下游的钱塘江最宽处,邻近杭州湾。三地政府所在地的地名,都跟钱塘江边有关,江干就是江边的意思,开发区所在地下沙,原为江边的滩涂,而建德市政府所在地,地名叫白沙,原是新安江边的一个渡口。

    巧合的还有,各自的经济结构,居然也有某种上、下游现象。江干区有100多家农副食品加工企业,从脱水蔬菜到火腿、速冻食品,门类齐全。其中“佑康食品”、“中得甲鱼”、“常青蜂业”、“新希望双峰”、“金年火腿”等等,都是称雄一方的知名品牌。

    而建德市则是特色农业的“黑马”,草莓、茶叶、畜禽、柑橘、莲子、板栗及笋竹等等,在长三角备受市场青睐。畜禽业实力超群,年生猪出栏300万头,家禽1200万羽,为杭州市第一。

    再从城乡区域统筹的角度看,江干区已从城郊型社会逐步过渡到都市型社会,成就卓著;建德市的中心镇建设、中心村、星级村建设也同样搞得如火如荼,可圈可点。

    为此,区县(市)协作之后,三地之间的各类对接十分活跃。镇街对接、产业协作对接、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农产品产销对接等等。

    据了解,除建德市16个乡镇(街道)与江干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镇(街)、部门实现100%结对之外,江干区四季青街道6个社区还分别与建德市洋溪街道5村1社区签订了“城乡区域统筹延伸协作协议书”,确立了协作关系,把互动对接活动延伸到最基层,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洋溪街道位于建德市城郊,有5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四季青街道也有5个社区,一个合作社,正好一对一成为对接单位。更巧的是,洋溪街道正处在一个“撤村建居”的转型当口,下一步“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村留用地使用”等等问题如何解决,心里都没有底。而四季青街道则已全部完成了“撤村建居”工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也于前些年全部结束。农民成市民,村民成股民。

    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对接单位在转型、转制过程中的办法及经验得失,如今都成了洋溪街道各社区和行政村的“活教材”。

    洋溪街道傅副主任直言:“撤村建居和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都是关系到每一个村民的切身利益,来不得半点马虎,现在有了结对的单位,好比是为我们免费请来了一个好老师,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从部门、镇街到村(社区),三地城乡搭起了一个全新的互动平台。有关数据显示,至目前,第三协作组共签约产业协作项目16个,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3.21亿元。杭州经济开发区还承诺每年为建德市引进产业项目1至2个,加快建德市产业转型升级。

    第四协作组:西湖区、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钱江新城管委会、淳安县

    加快镇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西湖区,国内最知名的旅游目地地之一,2010年接待国内游客6304.89万人次,面积308.7平方千米,人口62.8万人;西湖风景名胜区有59.04平方公里面积,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的核心区,世界文化遗产。淳安县,国内知名景区千岛湖的所在地,浙江县域面积第一县,4427平方公里,人口45.3万人。

    在国内旅游界,不知道“千岛湖”的人很少,而知道“千岛湖”所在地淳安县的人却不多。作为一个年接待500多万游客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淳安的各类星级酒店、豪华游艇,均属国内一流。

    但作为一个集库区、山区、老区、边区于一身的淳安县,却仍是浙江26个欠发达县之一,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又受水源地保护的环境限制,发展工业制约因素不少,经济相对落后。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000多元,仅是杭州市萧山区的一半,是杭州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最为薄弱、任务最为艰巨的县。

    据了解,位于淳安县的千岛湖为国内最大的水库之一,有水面面积57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4米,库容量178.4亿立方米(三峡水库调节库容为221亿立方米)。全县23个乡镇,425个行政村零零散散地洒落在库区周边的深山冷凹里,位置偏僻。如位于千岛湖西南部的姜家镇,地处浙江与安徽的交界处,镇域面积有242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2.7万人口,其中最远的自然村离镇政府有80多里地。其他像汾口、威坪、临岐等乡镇,与姜家镇情况都有所相似。

    为进一步加快淳安县的发展步伐,提升地方经济的整体实力。2010年11月22日,西湖区、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钱江新城管委会与淳安县的区县协作全面启动。重点用于淳安的中心镇、风情小镇、中心村、特色村、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产业平台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每年6000万元区县协作专项资金也同步到位。

    同时,杭州市工投集团、市财务开发公司、杭州美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博展览集团、浙大鸣泉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市旅游集团等企业齐聚千岛湖,分别与淳安县签订了各类产业项目合作意向书,合作意向总投资额达36.6亿元,项目涉及中心镇建设、物联网业、会议会展、休闲度假、文化创意等。

    农民集聚区建设、来料加工园区建设、农家乐培训、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务工培训等等各种协作项目建设及对接活动也随着区县协作的逐步深入,在各乡镇及部门间相继展开。

    针对在杭州的淳安籍务工人员较多的特点,西湖区又拨出专款,在杭州设立了“淳安籍民工服务中心”,为淳安籍来杭务工人员服务,并开展各种培训及招工、招聘活动。

    由杭州市财开公司投资10.9亿元兴建的姜家镇下山移民集聚区内,除农居点建设外,还将投资2.9亿元,建设包括园林酒店、商业购物、休闲娱乐等版块的文渊狮城古街。使农民转移安置有了牢固的产业支撑,大大加快了中心镇的集聚效应。

    宋村乡则利用自身沿湖的生态优势,与中国美术学院、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杭州大唐壁画有限公司联手,根据山水的分布区域、地段特点、性貌特征进行对应性统筹规划,打造千岛湖的示范点文化创意园。

    据悉,城区协作方还将鼓励企业到淳安建立生产基地,帮助淳安建设两个以上产业集聚平台,每年安排100家以上优质企业参与项目对接,5年内向淳安转移产业项目资金20亿元以上。

    第五协作组:拱墅区、滨江区、桐庐县

    创新发展机制提升城乡品质

    拱墅区,杭州主城区之一,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面积87.49平方千米,人口28.8万人;拥有浙江最大的汽车城,物流业、仓储业发达。滨江区,杭州新城区之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地处钱塘江南岸,面积72.02平方千米,人口13.1万人,为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区。桐庐县,位于钱塘江中部,面积1825平方公里,人口40.25万人,工业基础较好,块状特色明显,制笔业、针织业极具实力。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197.86亿元,财政总收入23.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65元,城市化率达60%。

    桐庐县离杭州市区60多公里,位于钱塘江中部丘陵地带。

    富春江、分水江(钱塘江支流)贯穿全境,山水秀丽,人文荟萃。严子陵钓鱼台、七里泷、瑶琳仙境、红灯笼外婆家等,均是国内旅游界知名景区,全县年接待国内外旅客540多万;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等新农村建设活动,也别具一格,渐入佳境;分水镇的制笔业,横村镇的针织业、凤川镇的食品业等等,块状工业更是特色鲜明。其中分水镇有“中国笔都”之称,年产销量65亿支,几乎可以给全球人手一支。

    一流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相对成熟的产业基础,十分活跃的民营经济,为桐庐的地方经济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规模偏小、工厂与农居混杂、镇村自身空间布局不合理等等弊病也开始显现。

    如横村镇,是当地的针织强镇,各类大小企业有不少,土地奇缺,镇政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就不再审批农民宅基地。许多农户只得几代人同住,虽然经济收入不错,但生活品质并不高。另一方面,当地也有一些农户经商、办企业等进了城,原有的农村住宅已无人居住,因缺乏一种有偿、规范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和城市身份认同,这些“老房子”仍然“屹立至今”,难以处理。

    集镇改造、村庄整治,不仅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撑,还要有相应的政策配套,二者缺一不可。为此,盘活现有土地存量,加快集镇改造,提升城乡生活品质,就成了第五协作组的首选。

    2010年底,第五协作组的第一个协作项目——桐庐县城农民集聚置换公寓城西区块(春江景苑)一期建设项目在隆隆的锣鼓声中开工。项目总投资1.9亿元,计划安置农户497户。这是杭州区县(市)协作中第一个用于农民集聚置换的项目,当地政府专门为此出台配套政策,对集聚置换农民的身份、意愿、补偿及费用结算等细则,都做出了严格的界定。

    借着区县协作的“东风”,桐庐县的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开始了新一轮的加速。

    分水镇、横村镇、富春江镇、江南镇等农民集聚工程相继落实、开工。其中滨江区所属的东冠集团与桐庐横村镇采用BT模式,签订了集镇综合改造工程,投资总额达35亿元,轰动一时。

    区县协作为三地的发展搭起了一个互动的新平台。据有关部门统计,至目前,第五协作组已签订16个《结对协作框架协议》和28个具体协作项目,内容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文教体卫、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其中二产转移项目13个,总投资19.5亿元,拟定中的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桐庐园区和杭州拱墅循环经济产业园桐庐园区已在当地建设之中。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0-29/174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