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阿瓦提县:红枣产业标准化“先锋”


    □□程海

    近年来,新疆阿克苏地区红枣种植迅速发展,种植面积超过了250万亩。为解决枣树全部进入盛果期后每年约100万吨红枣的销路,各县市都在积极实施各项措施,做得最好的当属阿瓦提县。该县采取加大财政投入、强化科技支撑、落实精品园建设责任制、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丰富红枣品牌地域文化等举措,构筑起了一条较为完整的红枣产业链,打消了枣农的后顾之忧。

    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的阿瓦提县,是多浪文化的发源地和神奇饮品“慕萨莱斯”的原产地,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和经济穷县,每年财政收入只有六七千万元。辖区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干燥少雨,年蒸发量平均高达1887毫米。县域共有耕地160多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规模超过100万亩,是驰名海外的“中国长绒棉之乡”。

    2006年,为拓宽农民增收门路,阿瓦提县委、县政府提出,发挥当地的气候、水土等资源优势,倾力发展红枣产业,在三四年内就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40万亩的较大规模。

    在科技支撑方面,阿克苏地区最具权威的红枣专家蔡龙到该县担任了科技副县长。县里建立了精品红枣示范园目标责任制,严格年底考核业绩挂钩制度;每年拿出上千万元财政资金购买有机肥,用“以奖代补”形式向管理较好的枣农发放;组建了人数超过900名的县、乡两级专业技术服务队,提升了红枣管理整体水平,让初果期红枣也具备了高品质,卖上了好价钱。

    据阿瓦提县林业局副局长周召华介绍,他们2007年栽的红枣树,次年嫁接后,第三年就为枣农带来了效益,枣农收入普遍达到500元以上。去年,全县20.3万亩初果期枣树的红枣总产量已达1.86万吨,种植业总产值超过2亿元。

    为理顺红枣销路,实现产业健康发展,阿瓦提县成立了红枣经营合作社9家、规模以上红枣加工企业4家,每年可消化当地红枣3000多吨。新疆刀郎枣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付强说,在他们自建的10200亩高标准精品红枣园中,有3400亩已进入有机认证转换期。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国内先进的加工生产线,使干枣生产能力达到5000吨以上。在乌鲁木齐市建立了销售分公司,在上海、沈阳等地建起了营销中心,去年建厂就实现了10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开门红。

    在龙头企业实现较快发展的同时,该县的红枣专业合作社也在健康成长。经销阿瓦提瓜果多年的冯毅军、杨坤夫妇,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09年组织各乡镇的252家红枣示范户,成立了多浪果品专业合作社,一两年内就实现了飞跃。据杨坤介绍,他们建造了干枣加工厂和库容量超过5000吨的果品保鲜库,注册了“边疆情”红枣商标,在上海、浙江、深圳、郑州等地建立了专营店,畅通了产品销路。成立合作社的当年,就为社员农户二次分红40多万元。

    对于新疆红枣近几年价格虚高不下,有农村经济专家认为,出产于新疆的红枣特色鲜明、品质优良、品牌印象好,但高位价格把普通消费者挡在了门外,这将减缓新疆红枣占领市场的步伐。

    几年后,新疆的干枣年产量将达到200万吨。如何掌控红枣市场,值得有关方面、尤其是枣业界精英们的深思。只有设法将价格控制在相对合理的区间,生产出老百姓吃得起的高品质红枣,力求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分配相对合理,才能促进这一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红枣 枣树 气候 荒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