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贵州农业再奋进


    2011中国贵州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图为一位母亲在给孩子介绍认识各种农产品。

    近年来,贵州省油菜播种面积稳步发展。

    茶产业是贵州农业产业化调整的一大亮点,现如今,琳琅满目的茶产品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 本报记者张丛肖克刘久锋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将为贵州“三农”工作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贵州省农工委书记、农委主任刘福成。

    “今后,贵州农业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按照省委、省政府‘两加一推’、‘三化同步’等战略部署为方针,面向国内外市场需求,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重产轻销转变为产销并重,使贵州的农业农村经济朝着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力争实现‘十二五’期间,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预期目标要高于‘十一五’平均增幅和全国平均增幅。”刘福成对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更加鲜明的新思路。

    “过去,贵州省农村经济总量小、生产方式粗放,把‘吃饱’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长期背着“粮食小省、农业弱省、农民大省”的包袱蹒跚前行。”刘福成说,今后一个时期,贵州各级农业部门将重点围绕5个方面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农村人口粮食自给和全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刘福成介绍,作为山区省份的贵州,要想实现年均粮食总产保持的1150万吨左右,首先就是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认真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努力增加夏粮种植面积,进一步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扩大晚秋红薯、马铃薯、荞子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其次是要强化良种良法推广运用,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技术等推广力度;实施好国家新增粮食产能工程、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粮增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等工程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扩大粮食作物机播(插)、机收覆盖面,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三是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提高种粮效益。大力发展优质专用高产品种,提高良种供给保障能力,扩大优质稻、优质特用玉米、优质专用马铃薯等优质粮食品种的种植比例;加强标准化、无公害粮食生产技术的推广,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和优质率;加快优质粮食商品化生产基地建设;培育种粮大户,发展专业合作社,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向粮食主产区集中,支持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粮食原料基地,发展饲料加工业,建立和完善粮食保护价收购制度,提高种粮收益。

    二是加快调整农业结构,靠特色优势产业增收。刘福成介绍,贵州将充分突出生态特点、山区特点,发挥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资源多样性的优势,全力推进草地畜牧业、马铃薯、蔬菜、茶叶、精品果业、中药材、特色渔业等新兴产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通过实施“5511”养殖工程,稳定生猪生产,重点实施好“1000万只肉羊工程”和肉禽“1525养殖工程”、奶牛“1231”养殖工程等项目,提高草地畜牧业收入在农民增收中的份额。抓好优质高产马铃薯和脱毒种薯的推广,加强专用商品薯基地建设,稳定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把贵州建成南方马铃薯产业强省。逐步扩大蔬菜面积至1500万亩,大幅提升蔬菜商品率、外销率和增收贡献率。以发展高品质绿茶为方向,重点抓好新茶园建设和加工企业集群发展,力争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500万亩,成为引领绿茶产业发展的大省。抓好苹果、猕猴桃、火龙果、枇杷、桃李等精品果业,使全省果园逐步达到300万亩。

    三是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转变发展方式促农增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加强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每年引进30家省外优强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和带动能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000个。加强农产品对外营销促销和品牌建设,深化农业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着力培育一批全国性的“黔”系列知名品牌,提高贵州特色优势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按照“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部署,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粮食、茶叶、植物油、果树、畜禽产品、薯类、调味品和民族制药等加工业,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把贵州建设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优质农产品基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马铃薯 农民增收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